机器人下岗,人类不用被抢饭碗了吗?


    工业领域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但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顺利,近期甚至频频有机器人下岗的新闻出现。
    近期有新闻报道日本一家机器人酒店裁掉了一半的“机器人员工”。因为机器人的“不中用”导致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长增多,而这些增加的工作时间主要是解决客人在使用机器人时遇到的问题。这让担心自己工作要被机器抢了的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令人哭笑不得。
    机器人取代人类,抢走人类的饭碗是大趋势,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人类明明可以做的更好,但“智障机器人们”还是上岗了,那这些机器人能够上岗的原因是是什么呢?
    首先机器人的利用可以节约成本,不管是人力成本还是管理成本,机器人可以在一定场景下代替人类基本满足日常的工作需求,与同等岗位的人员工资相比,机器人的采购和运营成本可能更低。另外就是机器人的管理比人更容易,机器不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也基本不会偷懒,从而出现怠工现象而难以管理。
    其次,新奇体验策略吸引客户,许多人会表示对机器人的服务感到新奇,如马云的无人酒店、京东的无人餐厅,在新闻刚刚发布时,就已经有很多网友表示要去体验一下,订单飞涌而来,而这也是一种营销策略的成功。
    最后,跟风心理,很多企业并不一定就了解或者需要机器人员工,但是因为同行的购买,就希望自己也有同样的服务。如银行机器人,从第一家银行利用机器人在大厅服务的新闻出现起,接二连三有银行开始推出机器人服务,但是具体的应用中却出现了很多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件,令吃瓜群众(小编)看看足了好戏。
    需要承认的是,在工业领域大范围上岗的机器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在生活消费领域,那些挤走人类的机器人的表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它们大多只能“看”和“说”,无法“想”和“做”,在它们所拥有的“看”和“说”这两项能力中,它们的表现也很“弱智”,有时候,人类甚至认为哈士奇都比它们聪明。
    例如扫地机器工作起来经常的卡墙角、上椅子,在使用扫地机器人之前要先收拾屋子,以便为机器清除扫地障碍,这到底是解放了劳动力还是增加了工作量呢?
    客服机器人的回答经常千篇一律更是引起众多议论,小编曾就在网上买的物品询问售后,结果遭到了机器人客服的“暴击”,无论怎么问,都是同一个回答,真是让人恨不得砸了电脑或者扔了手机。
    而教育机器人,在宣传中是拥有陪伴呵护、指导学习、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功能,但是数据库的不完善,导致机器人回答不出问题或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这也为众多兴冲冲买机器人的家长增添了很多烦恼。
    这些机器人上岗之前,卖家通常将它们夸赞到无以复加,最常见的宣传画风是这样的:这款机器人是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语义识别、语音交互、情感识别、大数据分析等)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不但可以……,还可以……用户在对待他们也是如同小孩子对待一件新奇的玩具,简直可以称得上爱不释手。但是在机器人的功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甚至在对待用户的问题时暴露其“智障的本质”时,那么在失去新奇这一特点之后,就会为用户带来更多的烦恼。
    可以说,目前很多机器人的技术都还不成熟,语音交互系统受算法水平限制和各地方言、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等原因,发展很不完善,数据库的建设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很多场景下的情况是人类可以迅速解决的问题交给机器人程式化处理反而浪费了时间,带来不太好的用户体验。
    必须承认的是,在当前生活消费领域的各类机器人都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同质化趋向。教育机器人就像一个功能稍多、问题储备量更丰富的智能音箱;客服机器人就是一个机器人的外壳套上一套语音系统;扫地机器人就是一个可以自行运动的吸尘器……
    那些所谓的智障机器人,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为人类分担了不少工作。可以说,这些机器人是切中了各自行业的痛点,但目前并没有能力深入痛点将问题完全解决,机器人卖家是属于没有金刚钻强揽了瓷器活。如果机器人研发人员在不断思考创新,提升技术的同时,针对产品不夸大宣传,诚实的告知用户机器的缺陷,或者与用户密切互动配合,通过解决用户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的方法,不断更新技术,同时能够尊重创新,避免同质化产品,那么,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快速的进步。
    “机器人下岗”或许只是机器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人类不必对此嘲笑和奚落,正是在不断的试错和挫败中,技术才能向前发展。这是人们对机器人发展阶段认知的一个过程,在技术有了更多的进步,机器人能够真正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人类说不定就会真的被抢了饭碗,机器人在努力工作“抢饭碗”,我们就更需要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