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寒武纪/纵目科技/森亿智能,上海在世界AI版图上扮演什么角色


    从2016年的人“狗”围棋之战到《西部世界》,再到智能音箱,忽如一夜春风来,AI应用遍地开。有专家表示,2017是AI应用元年,2018将是AI爆发元年。自2000年AI进入第二次冬天后,AI势力一直在“蓄能”,直到第三次浪潮的“东风”来了,AI迅猛爆发成为了现实。
    2017年的AI热并非只有产业的因素,政策的推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十九大报告中便提到了人工智能: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当“上海”与“科技”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张江”,其次是“漕河泾”。
    当“上海”与“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又能想到哪些地方?
    上海并不是最早全面推出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省份,但基于其科技实力,在中国AI版图甚至是世界AI版图上的话语权都是够份量。2017年11月14日,上海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指出将全面实施“智能上海(AI@SH)”行动。
    《实施意见》重点
    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人工智能对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精细化治理的引领带动效能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成为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产业集聚地和人才高地,局部领域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具体量化目标:
    打造6个左右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
    形成6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
    建设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
    建设10个左右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建成5个左右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
    培育10家左右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
    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本期《芯片世界地图》我们就来说说上海如何打造国家人工智能高地。
    先来回答上面“当‘上海’与‘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又能想哪些地方?”的问题吧。
    《上海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对于打造上海打造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集群,明确指出:优化人工智能“一带一区、多点联动”的产业布局,“一带”即打造“徐汇滨江-漕河泾-闵行紫竹”人工智能创新带,建设“华泾北杨”等人工智能特色小镇;“一区”即打造“张江-临港”人工智能创新承载区。
    上海正在努力打造徐汇滨江、张江、临港等人工智能集聚发展区,围绕静安、杨浦、嘉定、宝山等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机器人等产业领域特色优势,建设人工智能特色园区。
    徐汇滨江-漕河泾-闵行紫竹
    徐汇:“好底子”优势,构建“一核一极一带”空间格
    2017年8月30日,“2017(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峰会”在徐汇滨江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行,“上海(徐汇)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同时正式启动。
    2017年10月,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站在上海徐汇的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大楼下说,“走了那么多国家,还没有一个地方,提出要建设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业创新楼”。
    2017年,今年,徐汇先后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区和知识产权综合改革示范区。
    对于科技产业而言,徐汇有着“好底子“,因此激发人工智能新活力并非难事。上海首次召开全球性的人工智能峰会在徐汇举行,也说明徐汇在上海人工智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据悉,上海徐汇区将以应用为驱动,系统推进产业链整合和产业生态培育,致力于将西岸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似乎,一座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正在徐汇滨江酝酿崛起。
    当然,徐汇的AI使命不止于此。
    徐汇下一步的使命是:重点构筑“一核一极一带”的科创空间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服务上海建设国家人工智能高地。
    “一核”即徐家汇—枫林地区创新核,依托复旦、交大、中科院等院校研发优势,打造人工智能源头创新策源地;
    “一极”即徐汇滨江创新极,建设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的西岸智慧谷。如今,位于徐汇滨江龙耀路云锦路区域,高200米的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未来将作为上海人工智能国际总部基地之一,与浦东张江科学城和国家科学中心相呼应;
    “一带”指的是由建设中的轨交15号线串联,从漕河泾开发区到紫竹科学园区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带。目前,徐汇华泾地区已正式启动建设近100万平方米的徐汇北杨人工智能小镇。
    张江-临港,人工智能创新承载区
    “张江-临港”作为人工智能创新承载区,未来将成为上海打造人工智能科研高地以及智能芯片和传感器、智能装备和部件等产业的核心高地。
    张江
    与徐汇比,张江的科技“底子”似乎更为深厚。张江有丰厚的高校资源和高端人才的积累,发力人工智能,张江在人工智能亟需的芯片领域以及产业链方面有着优势。
    根据张江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张江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300亿,目前张江在其他各领域的AI技术也发展迅猛。
    张江被定位为“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增长极”。
    据悉,上海张江示范区核心园与科沃斯共同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加速器”计划,加速器第一期已实现12家初创企业的“加速孵化”。
    在中国人工智能百强名单中张江3家企业上榜,纵目科技、MaxiEye(智驾科技)、森亿智能。
    纵目科技,一家致力于成为“基于中国面向世界的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技术引领者”的企业,与多家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多款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产品进入主流量产车型,已跻身成为中国ADAS前装市场的领导者。
    MaxiEye,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产品与自动驾驶系统开发的公司,致力于做最先进的单目摄像头产品和更安全更低成本的自动驾驶技术,力争成为最优秀的前视方案和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
    森亿智能,主打能够自动解析文本类医疗数据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是国内领先的医疗人工智能产品提供商。
    临港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主体承载区,智能制造是该区域的重要标签。
    2017年12月28日,临港人工智能企业集中签约仪式举行,签约企业中包括了地平线、树根互联、百度创新中心、航天八院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域标志性企业。
    与此同时, “上海临港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揭牌,该基地正式成立。
    据悉,临港地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将其列入临港地区“2+3+4”产业体系中,作为两大先导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扶持。
    目前临港已集聚了中科院-脑智工程、科大讯飞、寒武纪等一批AI标杆企业,涵盖硬件、算法、应用等AI重要环节。
    G60科创走廊
    上海欲打造成全球科创中心,对于将城郊区域打造成科技重地,也做出了布局。
    2017年10月,G60(松江区)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首个国家级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基地。
    洞泾镇定位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地,区域面积越23.8平方公里。基地北至沪松公路,东至G15高速,南至莘砖公路、蔡家浜路、砖新河,西至刘五公路。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智能仪表与控制系统两大领域。
    据悉,洞泾镇已集聚了80余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2017年12月28日,华夏芯国产自主高端处理器和AI芯片发布会暨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松江举行。
    据悉,海尔在全球布局新的人工智能制造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在考察了很多地方后,最后落户松江G60科创走廊。
    发展人工智能优势,上海优势何在
    上海发展人工智能则具有三方面优势:丰富的大数据资源,具备良好的智慧应用基础优势,具有扎实的产学研基础和人才优势。
    丰富的大数据资源
    上海建成了覆盖2400万常住人口、200多万家企业以及涵盖全市域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全市医联数据共享系统拥有250亿条数据,交通数据流量每日新增30GB;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日均数据交易量3000万条。
    智慧应用基础优势
    上海正在着力建设千兆宽带接入网和覆盖全城的窄带物联网,依托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互联网+政务”等,构建起丰富的感知系统和应用场景。
    产学研及人才优势
    在语音语义识别、智能机器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领域,构建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创新链;专利影响力居全国前列,集聚了全国近1/3的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
    上海 VS 北京,谁的AI实力更强?
    我们先把结论公布出来吧。
    结论:上海还是逊色了一些。
    据统计,2017年,北京的人工智能企业数占全国总数的42.9%,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占比达到16.7%。
    全世界都在抢AI人才,从中国的AI人才分布看,近七成在北京和上海,北京在数字上呈现出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