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开放设计平台“鹿班” AI加速商用

智能先锋

    给你一秒钟,你能设计出 8000 张海报吗?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产品“鹿班”可以做到。
    4月21日,在第七届UCAN用户体验设计论坛上,阿里巴巴宣布,其人工智能“设计师”鲁班将会改名“鹿班”,并在今年五月对外开放核心能力,包括一键生成海报、智能排版、设计拓展、智能创作等。
    “前三点核心能力主要面向企业和商家,第四点能力则是面向设计师群体,让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卖出自己的作品。鹿班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商业项目,而生产海报的费用相比人工来讲会降低很多。”4月21日阿里巴巴智能设计实验室负责人吴春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目前,这些技术将主要应用在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上,对商家开放服务并收取费用。
    “P6”的能力
    设计师“鲁班”并非首次登台亮相。早在2016年双十一期间,鲁班就制作了1.7亿张广告Banner,点击率同比提升100%。2017年双十一,鲁班总共设计了4亿张海报,平均每秒设计8000张,每天完成4000万张海报制作。截至目前,鲁班已经累计设计了10亿次海报。
    据悉,鲁班从模仿开始,当输入海量设计海报、Banner 等信息之后,它会对于其中的背景、主体、修饰等元素进行识别。然后,再对这些素材进行组合,随机生成的图片会通过机器来判断并进行打分,并最终成为阿里电商平台对外展示的海报、Banner等图像。
    吴春松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设计师团队仅需生产最基础的元素,机器自身拥有对抗学习与强化学习的能力,依靠算法可以把简单的数据层层放大。 “鲁班设计的背后需要基本数据的投入。去年我们做4亿张海报的时候,由10来个人的设计师团队,把机器需要的数据、元素按照双十一的风格进行创作,然后机器进行组合重构,带来千变万化的可能性。”
    按照他的估算,到今年双 十一 时,鲁班的设计能力将达到阿里巴巴 P6 设计师的水平。这意味着,它可以担纲中等设计项目主创人员。由此,鲁班一定程度上能为企业节约成本开支,其制作一张海报的定价在10元上下,仅是人工设计的10%,该平台已经进入内测阶段,一共开放100个账号。此外,面向设计行业,阿里将开放训练机器的创作端,邀请行业内优秀的设计师来训练机器。
    商用加速
    “鲁班”的算法模型解决了个性化的审美算法模型,同一天发布的机器人Aliwood则在知识图谱与情感计算上发力。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正在加速,从实验室的畅想阶段走向商用。
    4月21日阿里巴巴达摩院人机自然交互实验室主任傅利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 Aliwood是为电商卖家自动生成短视频的机器人。“我们把电商运营的知识,用知识图谱整理出来,加入到AI的算法中,这是一大亮点。其次,依靠情绪计算,它可以自己寻找到有正向情绪的音乐片段,合成一段20秒钟的商品视频。”
    在他看来,阿里巴巴在技术层面的应用,会首先落地到电商领域。“毕竟电商是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淘宝和天猫上的商品页面,配备视频介绍的还不到1%。未来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自动生成视频也能降低商家的制作成本。目前来看,商家要想做视频,基本成本在两万元左右。”
    另一方面,Aliwood也是阿里巴巴与大学科研合作,实现AI落地商业场景的典型。阿里官方数据显示,在线下的销售场景中增加音乐,并且音乐和商品匹配,会增加2-4倍的销售量。在线上销售中增加短视频,分享率会增加40%左右,销售则会增加18%。
    不过,对于 AI设计而言,真正的难点是克服审美的个性化需求。
    为此,阿里巴巴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了“清华大学-阿里巴巴自然交互体验联合实验室”。傅利民表示,他们一方面要为学校的基础研究提供更好的价值,另一方面希望科研成果在丰富的商业场景中快速迭代。
    对于学校而言,与阿里合作研发AI项目,同样意味着探索新的领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机交互研究所所长史元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鲁班不仅仅是图像数据的抓取与分析,更涉及到人的视觉认知、美学感受等方面的研究。鲁班的算法模型包含对人的视觉认知与美学感受,同时认知学、心理学依据的一些元素和结构也要加入。比如计算色彩的情感,角度的分布等等,在Banner上呈现几何关系,最终形成各种算法模型。”
    那么商家是否会为AI设计产品买单?在业内看来,鲁班取代不了设计师的工作,设计行业在不断变化,如果无法提供新的数据,那么鲁班就只能停留在过去的阶段,毕竟只有人能够主观创造新的设计趋势和风格,鲁班的存在更多的是解决让设计师感到繁重的体力工作。(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