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牛奶的智能化之路
AI看看蒙牛集团的自动化产品生产线。 资料图片
大数据与牛奶,听上去很远其实很近。在蒙牛集团,一包牛奶的生产过程可以产生约170MB的数据,蒙牛每年大概要卖出120亿包牛奶,叠加起来意味着近200万T的数据。这些数据并没有被白白浪费,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应用在蒙牛智能工厂打造中。未来,这些数据很可能成为改变乳业消费形态的重要力量。
5月26日,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揭幕。作为中国乳业代表企业之一,蒙牛集团将在会上分享传统乳业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探索并引领“乳业数字新时代”风向的新成果。
推进从牧草到奶杯智能化
智能化的本质,是基于全面互联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这也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对于工厂而言,数据既像大脑,指挥着工厂实现自动化操作。又像通往全身的经络,把智慧输送到工作的各个零部件,实现智慧的协同效应。但如果智能化面对的对象是复杂的乳业产业链,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进化?
乳业横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涉及牧场管理、原奶加工、质量监控、产品研发、物流配送、销售等多个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不只是表层意义上的追溯,更体现为从牧场到消费者手中的一杯好奶的全程智慧。
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消费意识和观念在逐步转变。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推动乳业蓬勃发展,消费者可选择的奶制品种类越来越多。在数据的驱动下,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呈现出动态变化。
你能想象基于全网数据洞察诞生的乳品吗?蒙牛“甜小嗨”个性化酸奶即是如此。2016年,蒙牛依托于大数据研究,推出面向18—29岁的年轻互联网族群的互联网牛奶甜小嗨。甜小嗨的独特之处,并不仅因其诞生源于大数据调研,还在于它的口味和包装每隔一段时间会随着电商实时数据不断改进。这在过去不敢想象,更不可能实现,数据支撑了这一想法的实现。
贯通产业链上下游
除了产品的创新研发,数字化、智能化对蒙牛的改变,体现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
在上游,蒙牛所有的牧场都已经实现100%规模化和集约化。从2012年开始,蒙牛就与战略股东丹麦阿拉一起,制定了完备详实的牧场管理标准,再运用数字技术让标准在各个牧场落地。今天,蒙牛的全部奶牛,都已经部署了RFID耳标,记录专属健康档案,部分还配备了更复杂的传感器。牧场对奶牛的所有动作,包括喂料、挤奶、按摩等,通过数据分析来设定并随时调整。整个牧场甚至就像一个现代化、自动化的智能工厂。
在下游,蒙牛积极探索销售渠道、终端管理和营销的智能化。2017年,蒙牛同阿里以及阿里零售通达成战略合作,完善企业云,共同探索智能货架和无人便利店,对蒙牛的销售渠道进行数据赋能。同年,蒙牛与京东联手,京东为蒙牛提供更开放的数据和营销能力支持,并利用区块链防伪技术提升蒙牛产品的追溯能力。
蒙牛集团CEO卢敏放表示,“工业互联网的灵魂是‘融合’,蒙牛的工业互联网之路,就是以乳制品工业为中心、连接上下游产业,推动从牧草到奶杯的产业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乳业的智能转型”。
牵头成立“智能制造联合体”
作为拥有近20年历史的乳业企业,蒙牛深知乳业生产的独特性,“拿来主义”无法解决问题,唯有基于自我实际的摸索和创造,才是推进智能化的最佳选择。于是,蒙牛牵头成立了“智能制造联合体”,探索一套适合乳业的专用方案。这个联合体中,有政府背景的研究机构,也有信息技术和制造领域的企业。联合体的工作以解决蒙牛的当务之急为目标,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效能,避免了盲目上系统、上项目。2016年,蒙牛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蒙牛从“五大智能化”的角度,推动蒙牛智能制造目标实现:一是进一步升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推动质量控制智能化;二是完善能源管理平台,推动能源管控智能化;三是引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推动研发智能化;四是引入制造执行系统,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柔性化;五是在完善仓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一系列物联网智能化装备,实现物流智能化。五大智能化的实现,帮助蒙牛破除了全产业链上的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初步完成智能化改造。此外,蒙牛还锻炼了一支“懂乳业又懂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人才队伍,为更高水平的乳业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