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走进校园,理应去粗取精
趁教育信息化的“东风”,AI+教育已经成为时下最火的组合之一,智慧校园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有些企业开发的软件,可以实时对课堂进行扫描,通过采集学生的表情、状态、眼球运动轨迹等信息,最终形成学习效果报告并反馈给教师。
AI与教育的此类联姻,也引发了相当一部分人对于该技术是否侵犯学生权利的质疑和担忧。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化浪潮再到智能时代,先进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屡见不鲜,教育界自然不能“免俗”。不过,由于教育肩负着传递人类社会生活经验、培养人的重任,对于先进技术的使用,理应慎之又慎。
衡量一项技术是否应该进入校园,并非单纯看待这项技术能提供何种便利,而应该看该技术是否符合我们的教育本质与目的。
教育的目的,首在育人,其次才是教书。培育学生完善的人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锤炼学生品格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利用AI技术实时对学生进行扫描、监控,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背道而驰。
之所以有学校愿意接纳这种技术,是因为校方将管理的便利性放在了优先考虑的地位之上,而忽视了教育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更何况,现有的技术尚不成熟,只是简单地将学生的行为分成阅读、书写、听讲、趴桌子,情绪分成高兴、反感、惊讶等几种。这也许不能真实准确地反馈学生的课堂面貌,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不可否认,在辅助教师进行判卷、批改作业等机械、重复性劳动时,人工智能技术有着极大的优势。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
但颜回说孔子的教育“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就是说孔子的育人方法非常灵动,并没有一定之规。这是因为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有志向、有智慧、有德性和有勇气变革当时社会的人。
因此,无论新技术有多少好处,我们仍然需要明确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中的边界所在。这个边界就是在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实现健全学生人格的教育目的。由此看来,即便是时代发展的“当红”技术,我们仍然需要对其去粗取精,选择那些能够保护学生成长又符合教育需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