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无人驾驶首秀完成 百度的AI City还有多远?
今天,苹果和大众联合宣布将会共同研发无人驾驶,将把大众的一款新T6Transporter车型打造成无人驾驶的苹果职员班车。此前“闭门造车”处处碰壁的苹果开始“内外联合”,向外部车企寻求合作,也表明无人驾驶无法一家独大,只能合纵连横。
回到国内,无人驾驶在世界智能大会上的最新成果让L5级别无人车开始走向现实,由此引发的无人配送、无人巴士等的遐想仿佛都将提前到来。
无人驾驶不仅是技术研发的前沿,同样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的焦点,仅从雄安新区规划中提及的“新能源+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的交通概念就可见一斑。在成熟量产产品来临之前,社会、民众对其早已熟悉。
在走进生活之前的重要一步——路测,应该是直观感受、最近距离接触无人驾驶的最好机会,也是无人驾驶必需“赶考”的一环。因此,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多地都开始开放路测管理,并向车企、科技企业颁发路测牌照,鼓励成熟企业加紧试验节奏,尽早实现“无人上路”。
雄安新区虽不在上述城市之列,但其对无人驾驶的重视不言而喻。作为无人驾驶的重要战场和桥头堡,能够率先在此路测的企业也同样受到行业内外关注。
据了解,百度宣布已于5月14日开始在雄安新区开展全自动无人驾驶道路测试,其Apollo开放平台的3辆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园区展开了持续数日的昼夜真实道路测试。目前,百度Apollo技术测试团队已进驻雄安展开全方位、多车型的测试,并将根据测试情况对车辆的性能进行实时调试和优化。
自动驾驶作为一整套解决方案分为3部分:由高精度雷达等组成的“识别”系统、上传到云端的数据的计算系统、决策车辆运行的控制系统。拥有计算能力和系统平台研发的百度如果想拼齐拼图,还需要联合车厂、拉拢关键零部件厂商,来获得芯片、雷达等高门槛技术。
所以,先后和北汽、金龙客车、江淮等合作,和金龙客车合作的无人驾驶巴士也定下了不久后开始量产的时间表和军令状。
为无人驾驶定下时间表后又延后进度的先例并非没有,奥迪曾经表示将在新A8上搭载L3级自动驾驶,但4月在中国上市后却“跳票”。沃尔沃“Drive Me”的计划本应在2017年开始,但现在却推迟到2021年。
这背后都反映出无人驾驶DEMO版本和实际成熟产品的差距,仅从系统来说就需要车上同时配置两套驾驶辅助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备用系统需立刻发挥作用。一套系统的验证和成熟都需要夜以继日的投入,两套系统的切换和并行运转更是一大难关。
因此,制定任何时间表都是徒劳,实践中检验成果和反馈才是决定“无人”能否实现的标准。由此也拉开了百度进行无人驾驶路测的序幕,此次在雄安的测试也是成熟前的检验,不过是由于雄安新区的特殊地位和意义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些,但本质是为了适应更多道路情况、积累经验。
在上周的世界智能大会上,百度和天津市也提出了共建“AI City”,将无人驾驶作为智能交通的组成部分打造未来新城。如果单从实现无人驾驶来说,类似设想还需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就像此前Waymo无人驾驶业务相关负责人说的那样,之前的测试已经积累了上万里程的经验,但比里程更重要的是及时优化测试中的问题,修复问题能力和提前预警也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