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形空间“提供沉浸式VR体验解决方案

小计算大世界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渐成熟,资本逐渐进入,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16年VR赚足了资本和创业者的注意力。风口过后,泡沫散去,市场开始回归理性,落脚点从硬件和内容逐渐转移到了工具与底层应用。位形空间创始人彭俊熙认为,如何在VR世界里移动是行业绕不过去的坎,真正的解决方式不是让玩家去学习新的移动方式,而是让设计师顺应人体的机制, 让玩家真正动起来。
    位形空间是一家VR技术方案提供商,基于建筑学理论,自主开发了一套空间压缩算法,通过算法对用户的感知做导向,使用户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实现无限行走的体验。公司致力于为VR线下体验馆、房地产商、主题公园等场景提供一套低成本的定制化方案。
    抓住VR大空间体验成本高且无法落地的痛点,位形空间在保证用户体验的情况下,成本压缩到原来的1/30左右。据介绍,目前位形空间可将任意形状或大小的虚拟空间映射到最小为5*10m的物理体验场地,可支持4~6人同时体验,通过应用在Vive Pro设备上运行,用户可获得1:1真实行走体验,并实时匹配真实和虚拟世界物件,实现“看到就摸到”。
    商业模式上,位形空间主要通过“空间压缩算法包”的有偿提供和技术授权获取盈利,可为有特定需求的客户提供完整定制化内容生产和“空间压缩算法包”,以及硬件选配方案,将最终的VR体验完整打包输出给客户;另一方面,针对有内容开发能力的客户,位形空间也可作为技术授权方为对方提供地图转制策划服务,通过一次性技术授权费或销售分成的形式建立合作模式。据介绍,位形空间主要针对3种应用场景进行开发,包括VR影视、游戏、混合现实展览。现阶段,公司合作方已覆盖绿景集团、深圳机场集团、威沃世界、VIVE等B端企业。
    以已完成的一项文化展览项目为例,位形空间在馆内参观空间和展品的基础上,设置一块专门的空间,在其中展示数字艺术作品或还原和记录实体展品,通过VR大空间场景还原整个历史情景和氛围,用50平米-400平米的物理空间,将参观者变成历史的参与者,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感受历史。彭俊熙介绍道,项目制作周期以项目复杂程度而定,一般2周以内可交付完成,按体验项目整体收费。
    关于行业壁垒,彭俊熙表示,对比于市场上非算法类产品(使用手柄控和类似跑步机式机械装置模拟行走),位形空间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还可真实地获得与虚拟空间匹配的触感反馈;在技术运作上,位形空间的空间压缩算法是从最根本的原理上出发,采用了新的逻辑,重新建立了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联系,用户可自由选择行走的方向,同时也不需要担心被重置类的机制打断体验过程。
    谈及VR风口已过,彭俊熙认为,市场回归冷静和理智,更能看到技术的未来价值。接下来,位形空间将继续对技术进行迭代开发,并拓展混合现实的应用场景和使用范围,最终把算法和技术落地成一套完整的产品。
    团队规模方面,目前位形空间团队共有7人左右,团队重心是技术研发。创始人彭俊熙,连续创业者,连客科技创始人,曾执行服务深圳时装周电子系统等大型项目;伦敦学院大学交互建筑设计硕士;3年WEB/APP软件开发管理经验。联合创始人刘力权,伦敦学院大学建筑学硕士;擅长虚拟现实影视制作和虚拟空间设计与叙事。联合创始人黄佳胜,伦敦学院大学建筑学硕士,现致力于VR/AR环境中空间感知扩大算法的创造与研发。(猎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