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发布新“封杀令”!数字藏品是弘扬文化还是“韭菜陷阱”?

奇幻空间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本文综合光明日报、新京报、北京商报、链新等整理
    本文编辑:徐彦琳
    
相对于其他数藏发行方,央媒发行数字藏品具有更多的公益属性,主要聚焦于中国文化、传统节日、乡村振兴、公益等领域,不少藏品以免费领取的方式发行。弘扬中国文化是四家央媒数藏平台的共有特征。

    6月,微信公众平台《行为规范》新增数字藏品交易行为相关条款,明确提出未取得审批文件或相关许可从事虚拟货币或数字藏品类业务为违规经营行为,提供数字藏品二级交易服务将被封号。
    
    
    这些公众号、小程序已被封
    据了解,数藏平台“NFTea数字茶票”公众号于近期被封,这似乎是微信首次以“数字藏品二级交易”的理由封禁公众号。
    
    这并非是微信公众平台首次对数字藏品机构的公众号、小程序等进行管控。2022年3月,微信相继出手封禁了多个数字藏品平台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包括ArtMeta数字收藏、一点数藏、归藏元宇宙、画生Meta、元本空间、神达数藏、零号地球、iBox数字藏品电商和oneMeta等。
    此后,不少数字藏品平台对公众号名称中的“数字藏品”“NFT”“Meta”字样进行了修改,不再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直接交易,而是对数字藏品上新以及各种拉新活动进行宣传,但随后也陆续遭到封禁。
    除了微信小程序外,其他平台,如腾讯、阿里、网易、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在推出数字藏品时,通常会对其二次交易进行限制。
    其中,同样设有小程序板块的支付宝介绍称,目前支付宝平台仅对试点主体开放,要求运营主体提供包括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号等在内的相关资质证明。此外,试点主体若涉及B2C一级市场买卖或赠与,需提交ICP证件;若仅展示不涉及买卖或赠与,则需提交ICP备案号。数字藏品二级交易属于未开放领域,如有发现利用数字藏品进行炒作、二次售卖等行为,平台会根据违规程度做禁封或下架处理。
    媒体入局,火爆的数字藏品市场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
    今年以来,数字藏品市场持续火热,多个产品一经发布即售罄。比如,北京冬奥会举行期间,国际奥委会官方授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发售,售价99美元,售出当天便迅速被抢购一空。与此同时,不少互联网大厂也纷纷进军该领域,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藏品平台。
    
    众多博物馆也涌入到数字藏品的热潮中。这些博物馆发行的文创数字藏品,均销售火爆,上线几十秒后售罄,还有一些成为了现象级爆款,受到了人们广泛追捧。
    
    金沙博物馆的石虎数字藏品
    在布局数字藏品平台方面,媒体机构也走在最前列
    2022年1月,人民网推出了灵境·人民艺术馆,旨在为艺术家及优秀艺术作品提供数字化平台,为艺术品数字版权保护、数字出版、数字转化、数字认证(区块链)等提供服务,用数字技术服务大众艺术。
    3月17日,由中国搜索打造的数字版权藏品平台“时藏”上线公测(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央七大新闻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和中新社联手创办),希望用区块链见证伟大时代,记录重要历史时刻,珍藏时空美好瞬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华数藏是新华网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旨在进一步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数字公益文化IP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4月29日,新华网首款乡村振兴数字藏品——《看得见的改变·石阡旧貌》《看得见的改变·石阡新貌》上架。
    6月6日,中国青年报社数字藏品平台——“豹豹青春宇宙”正式上线,希望在数字化时代与年轻人一起链接未来。该平台发行“航天青年数字徽章”和“考神来了”木版年画系列数字藏品,均围绕青年人议题。
    弘扬中国文化是4家央媒数藏平台的共有特征。相对于其他数藏发行方,央媒发行数字藏品具有更多的公益属性,主要聚焦于中国文化、传统节日、乡村振兴、公益等领域,不少藏品以免费领取的方式发行。
    除了自有数藏平台外,还有许多媒体与现有数藏平台合作发布数藏产品。5月31日,“《河南日报》创刊号”在数藏中国平台发布,以全新的数字化体验为《河南日报》创刊73周年送上跨越时空的问候与祝福。6月30日-7月1日,《新华日报》旗下交汇点新闻将在数藏中国平台公开发售2022份“号角”主题数字藏品,展现新时代主流媒体创新风采。
    
    炒作风起,数字藏品成为“韭菜陷阱”?
    数字藏品作为一种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对传播优秀文化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认定及监管标准尚未建立,一些不规范的商家和平台趁机敛财,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在数字藏品火爆背后,投诉接连不断。据报道,消费者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平台涉嫌炒作、哄抬价格;商家虚假发货、不退款;数据丢失,购买藏品被盗等。
    数字藏品本身就是将数字资产和NFT结合,利用NFT不可复制、唯一、不可分割的属性来强化数字资产的稀缺性,而一旦具有稀缺性,数字资产便有了价格炒作的可能。
    数字藏品在国外的炒作案例屡见不鲜,比如加密朋克项目、加密猫项目、无聊猿游艇俱乐部项目等,这些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的确造就了价格神话,但大多数NFT数字藏品项目仅火爆数月就出现了价格崩溃。
    其中,加密猫项目,2017年12月推出,最火爆的时候每只猫均价在40美元,而到2018年6月,每只猫均价仅5美元。此外,2021年,推特创始人杰克?多尔西将第一条推文NFT以290万美元价格卖出,而如今这条推文重新拍卖的出价只有280美元。
    
    数字藏品价格为何潮起潮落?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原因有三点:
    其一、人类历史上“郁金香泡沫”的故事屡见不鲜。数字藏品出现泡沫的本质是欧美国家主要货币采取极度宽松政策。在本轮全球央行加息之前,全球主要货币包括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等货币对应的央行都在采取零利率政策。宽松导致过去数年持续性的热钱涌动。数字藏品价格泡沫是欧美央行热钱溢出导致的结果。当前全球央行已经进入加息周期,5月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增至0.75%到1%。当潮水褪去,炒作数字藏品的“裸泳者”就开始浮出水面。海外数字藏品进入“去泡沫”阶段。
    其二、过度强调稀缺性而忽视数字藏品本身的价值。数字藏品的本意是利用数字藏品来激励网民创作数字艺术品,利用NFT来赋予创作者产权,以艺术品出售收入来激发网民创作热情。但现实中,大多数数字藏品的炒家只关注稀缺性,忽视数字藏品本身的价值。大部分炒家买入NFT数字藏品的唯一动机是卖给下一个人,数字藏品二级市场交易成为一个“击鼓传花游戏”。
    其三、NFT不能完全杜绝复制行为。数字藏品不能代码复制,但数字藏品可以仿造。比如一个虚拟头像很值钱,因为NFT我们不能复制文件,但我们可以对图片进行截图,截图后在头像上增加一个相框,然后和NFT对应,再卖出去,这就使得NFT下的数字藏品稀缺性很难确立。
    数字藏品的泡沫正在破裂,为什么国内当前还有如此多的数字藏品炒作问题?
    我国对于数字藏品炒作一直是高压监管。比如对数字藏品在二级市场流通交易划定红线,在政策推动下,主要互联网平台比如腾讯、阿里都没有开放数字藏品的二级市场,所以事实上国内许多数字藏品二级交易平台是非法的。但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藏品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私下交易的二级市场无法完全禁止。
    数字藏品炒家利用国内投资人信息滞后的特点,利用国外数字藏品的过往“炒冷饭”,以国外财富故事利诱、哄骗国内信息不对称的投资人入局,以此谋取不义之财,割国内散户投资人的“韭菜”。
    对于国内数字藏品的乱象,从国家层面要加强监管,完善立法。投资人自身也要对数字藏品价格炒作保持警惕,拒绝当“韭菜”被人收割。如此,让数字藏品发挥真正功效和正面作用,成为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创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