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为战,自动驾驶的守与攻

亿欧网

    自动驾驶正照进现实。
    “车子开得很平稳,智能化程度很高。”一位来自长沙的B站UP主在体验百度Apollo RoboTaxi服务后评价道,他感慨:“科技正在将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
    不知不觉中,自动驾驶已经真真切切走入大众生活。如今,长沙、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特定区域内都可随手呼叫一辆“无人车”(带有安全员),在武汉、北京等城市,无人巴士、自动驾驶配送车等形式的服务也在同步展开。离大众生活较为遥远的矿区、港口、高速公路中,也能看到各类自动驾驶车辆正在“忙碌作业”。
    不只园区、工厂、小区、机场等封闭场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开放环境下,自动驾驶技术也正“发光发热”。美团首席科学家夏华夏认为,商业化场景决定了“非无人”方案成本,“此成本高低,决定了(无人方案)规模化落地的快慢。”那么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场景,从理想走入现实?图森未来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吴楠以“无人物流”场景举例称:“会优先解决货运量大,道路及交通场景最简单,政府及政策支持力度最强的区域的需求。”
    而诸多场景中,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哪些将率先实现商业化?每个场景最合适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之后还将遇到哪些新的挑战?企业应如何应对?以上种种,都在等待企业和业界共同探索。
    一个向好的信号是,无论是关键硬件成本、政策放开程度,还是企业对自身方向的明确,都已较之前大为改善。
    成本下降
    成本高昂,一度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上的“拦路虎”。
    据法国市场研究机构Yole估算,自动驾驶汽车在2018年的改造成本约为20万美元——几乎相当于一辆超跑的价格。这其中,各类传感器、计算单元等元器件都价格不菲。
    如今,情况正悄悄发生改变。
    随着工艺技术进步,关键模块成本不断降低,曾经一度为市场霸主的国外激光雷达正逐渐被国产品牌所代替。“现在激光雷达的成本已经降至原来的1/4,甚至1/1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智能网联研究院朱雷在“自动驾驶商业应用场景线上高端研讨会”表示:“固态激光雷达的发展将进一步降低其成本,并增加使用寿命。”
    这进一步降低了RoboTaxi整车改造成本。“预计目前整车价格在百万元以内,甚至80万元内。”朱雷称。与两年前20万美元的改造费相比,成本已急剧缩窄。
    
    (Robotaxi/百度Apollo)
    RoboTaxi之外,无人配送小车发展也较为明显。据百人会《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系列研究报告》统计,目前国内头部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已部署上百辆测试车,随着激光雷达、线控底盘、计算平台等关键硬件逐步国产化,其成本预计从目前的40万元至60万元降至8万元至15万元。
    朱雷预测道:“未来3年内,无人配送可能会实现量产落地。”
    美团首席科学家夏华夏也持同样观点:“未来3-5年,低速无人配送可以不需要通过烧太多钱的方式实现规模化应用,现在应该在安全和防护方面做更多投入。”
    而对于同处限定场景的自动驾驶矿车而言,成本或许没那么重要。以目前每辆矿车千万元级的造价成本为衡量标准,百万元左右的改造费用似乎“不值一提”。限定场景中,较少的车辆与相对宽容的道路法规,使矿区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实现看起来更为容易。
    但在某些对价格敏感的场景中,自动驾驶系统较高的成本仍限制了产品的经济性。据百人会调研,目前无人环卫成本水平每年要比普通环卫高出10-30万元,无人巴士则至少需要7年时间才能实现成本回收。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