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虚向实”的产业元宇宙

MetaPost

    今年以来,多地政府陆续推出元宇宙政务大厅、文旅元宇宙、城市虚拟形象大使、元宇宙商圈等“城市新名片”项目。
    有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各地政府对元宇宙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招标采购共有40余起,类型较集中在会展、智慧空间、数字人、媒体传播和软硬件集成领域,总招标金额超 1.3 亿元,单笔最高超3000 万元。
    此外,中经智库相关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先后有十几个城市陆续发布元宇宙行动计划。上海、北京等多地以政府工作报告、行动计划、产业政策等形式释放支持信号,加紧布局元宇宙产业赛道。
    
    图 | 云上动力数字孪生智慧园区
    在过去一年的发展中,我国各地政府对元宇宙产业的发展从谨慎监管到积极制定规则,再到建立产业集群鼓励发展,业界认为元宇宙产业有望复制中国在面板、半导体、电动车、光伏等产业的成功经验。
    01
    元宇宙的本质是产业
    元宇宙是当下社会和产业界最关注的议题之一,它并非单一技术或产业,而是一个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的新兴产业集群的概念。
    目前,元宇宙行业仍处于“新基建”时期,由此催生诸多具有吸引力的软硬件细分市场,如通信技术、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等,这些细分市场都将因元宇宙直接或间接受益。
    相关报告预测,我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目前产值超过400亿,主要体现在游戏娱乐、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来五年,国内元宇宙市场至少突破2000亿大关。
    
    图 | VR观察汽车零配件
    长远来看,元宇宙相关产业可拓展的空间巨大,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需政策制定者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方向感,对元宇宙产业发展施行引导与政策倾斜,展开相应布局。
    与欧美相比,我国政府能调动更多资源且执行力更强,主动入局之后有望对企业形成有效引导规范,元宇宙相关硬件、软件生态产业都有望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会通过引导基金、产业园和示范项目等形式构建产业集群,这也是中国特色的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比如之前的北京亦庄智能驾驶产业、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上海半导体产业和合肥电动汽车产业,都是相关的成功案例。
    02
    政府引导,方兴未艾
    截至 今年 7 月国内至少 7 省 17 市地方政府已经发布元宇宙产业相关建设规划,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无锡、武汉、潮州、廊坊、保定、三亚等都已经或明确将开展相关工作。
    综合各地政策来看,国内发展元宇宙总体上存在两种思路:一是将其视为颇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二是作为赋能实体经济的前沿技术。
    北京打造以通州张家湾元宇宙创新中心为核心的“1+N”产业聚集区。北京市政府以张家湾作为技术和应用的创新中心,周边宋庄艺术区、运河商务区等多地作为技术和应用的落地区域,产业上下游布局完整。
    同时,北京市政府采用千亿级别“母基金+直投”给予企业投融资支持,对入驻的元宇宙企业给予房租财政补贴,为入驻元宇宙公司初创期保驾护航。此外,北京市政府还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和国际论坛等产业合作活动,增强内外部交流,对于优秀的元宇宙人才和团队给予资金、财政和立法支持。
    上海建设元宇宙产业高地,重视产业联盟协同效应。上海市政府推出漕河泾、张江数链两大元宇宙特色园区和百亿元宇宙产业基金等系列配套政策,意在发展元宇宙核心技术基础能力如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升级数字业态,为元宇宙技术提供商务、娱乐、工业等落地场景,旨在将上海打造成为元宇宙产业高地。
    此外,上海市政府还积极建设产学研一体化产业联盟。在 7 月 8 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表示要打造 10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100 家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到 2025 年,全市元宇宙产业规模突破 3500 亿。
    
    图 | 上海杨浦大桥采用数字孪生管理方式
    河南未来3年,将建成10个左右国内一流的元宇宙技术研究和创新平台,初步建立开放协同的元宇宙技术创新体系;建成1个元宇宙核心园区、3—5个特色园区,培育1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元宇宙骨干企业,200家元宇宙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并在工业制造、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社交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打造100个元宇宙示范应用场景,加速培育元宇宙发展生态体系。
    杭州用足政策发展 XR 产业。杭州将打造“有核无边”的 4 万平米产业园区,面向长三角延展研发链和产业链。根据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网站,将通过建立 10 亿元产业基金,单项目最高 500 万的风险池等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全链条投融资服务,加速企业技术成果转化。
    杭州市政府还会每年开放一批 XR 应用场景,并给予入驻企业政府优先采购权,加速行业应用落地。此外,杭州市政府对于人才引进、XR 专利预审,知识产权权益保护等方面还有较多优惠政策。
    03
    培育元宇宙“绿洲”是关键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总开关”,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源头支撑,这个逻辑在元宇宙领域依然成立。有观点指出,目前中国鼓励基础科学研究的“土壤”还未形成,许多企业仍有“挣快钱”的心理,地方对招商引资也期待“立竿见影”的回报。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元宇宙专委会执行会长罗军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展元宇宙产业,不能急于求成。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成长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他认为,目前应该把培育元宇宙生态建设作为核心要素,没有生态链就没有产业链,“先要在沙漠上建设一小片绿洲,才谈得上成长为一片森林”。
    罗军认为,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开发元宇宙至少要再过10年到15年,因为元宇宙的技术和理论根基还需要突破,才能走向成熟。从现在的技术、理论来看,元宇宙很容易成为“泡沫”。但如果研究人员能够跟进开发,把技术理论的短板补上,就可能让泡沫变成现实。
    *声明:本文为MetaPost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MetaPost所有。
    END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