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电影:震撼与颠覆
虚拟制造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开设了VR电影展映单元。展映的地方在前门一个安静的四合院里,先进的电影科技与古老的胡同文化既有反差,也有相融。
VR电影放映厅和传统的电影院有很大的不同,看起来就像一间教室,没有银幕,只有20张白色的旋转椅。放映前工作人员教大家如何穿戴VR设备,眼前就会浮现出自己的专属影院,与《头号玩家》里几乎一模一样。这次放映的VR电影类型有科教片、动画片、剧情片和纪录片,每一部在20分钟以内,放映两部以后会休息几分钟,总共时长不到一小时。
人在子宫里生长的过程
第一部VR短片是英国的《奇妙的你》,类似于BBC的科教片,通过画外音的叙述讲人类在子宫里的生长过程,看完非常感慨。这种题材用VR的形式来表现再合适不过,因为每个人都不会存有这种记忆。而戴上VR眼镜之后,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就能将观众带回那个混沌空间。比如短片介绍人的视觉是如何开始的,眼前便会有红黄蓝三色的光透进来;比如讲听觉的形成,便会有类似胎教的音乐《小星星》在耳畔响起,当然触觉和嗅觉暂时还无法表现,但是它却将人类最初的温暖的环境真切地表现出来。
从伊拉克女歌手到女战士
紧接着看的是一部美国和伊拉克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太阳女兵》,表现的是活跃在伊拉克反恐前线的“太阳女兵”的故事。在叙利亚被轰炸的时候,这部VR短片能将观众带到中东战场的最前线。短片讲述一位伊拉克女歌手转变为一名反抗伊斯兰国恐怖分子的女战士的经过。这部短片的开始是动画的形式,她在目睹伊斯兰国对妇女和儿童犯下的罪行后,毅然走下舞台,穿上军装,集合了一群勇敢的女性组成了“太阳女兵”,其中穿插了很多纪录片的片段。片中的实拍内容是女兵的日常训练,在中东的蓝天艳阳下,女兵扛着枪支列队向你走来,英姿飒爽,而你向后转动,就能看到女教官,这时候就能听见周围椅子不停转动的声音。除了表现军事训练,短片还展现了女兵们日常的生活场面,如宿舍聊天和餐厅就餐,这时候你可以环顾四周,看到每一个人的细节。最打动人的是片中当地的孩子们对着镜头的笑脸,让人身临其境,即使你身处几千公里之外,也会不自觉产生恻隐之心,这时候就能理解女主人公所说的“为了荣誉和尊严而战”的意义。
这两部短片放映完毕,工作人员提示可以休息几分钟,可能是为了照顾部分观众的体验,因为有几个观众摘下眼镜说有些头晕。这确实是新技术带来的双刃剑,为了获得更加震撼逼真的观影体验时,却不得不牺牲一些生理上的舒适感。
被外星人痛苦折磨
第三部是一部剧情短片,名叫《晚餐聚会》,根据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一对夫妇被外星人绑架的事件改编。短片开始时,工作人员提醒我们需要往脚下看,我低头一看——是一间房间的俯视角度,房间内的人在相互交谈,摄影机不断下沉直到我的视角开始变成平视。与一般电影不同的是,两组人物在房间不同的地方开始同时对话,我能看到两组字幕同时在显现,我不得不快速转动头部来捕捉他们的对话信息,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我根本不可能把他们的对话全部捕捉到。那种感觉像在看话剧一样,但是细想过后觉得不对,因为话剧也很少会让两组人同时对话。短片剧情讲的是被绑架的夫妇决定公开他们在催眠师那里的录音。首先播放的是白人女主角的录音,他们在夜间的公路上被外星人绑架,她感受的是一种从未体验的世界,无数充满科幻感的物体、线条布满了这个未知空间,音乐非常诡异,女主角像舞蹈演员来回奔跑,我需要跟着她不停变换视角。接下来是黑人男主角的讲述,他的感觉全然不同——他像动物一样被外星人痛苦折磨,让人感同身受。按一般电影的处理手法,这时应该切入朋友惊愕的脸,但是VR里没有这种镜头切换,需要你扭头去看旁人的反应,这就打破了一种三面墙的设定,出现了第四面墙。如果以后出现真正的VR长片,这不仅是对导演的考验,更是对观众捕捉信息的考验。
对画家内心深处的探访
最后一部VR短片《玛格利特》,是一部用动画片的形式,更准确地说是让这位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的作品动起来。包括他标志性的西装男人,戴着眼罩的苹果,飞翔的白鸽,镜头一直在不停向前推进,越过了草原、雪地、高山,玛格利特作品中的重要符号一一出现,它试图向我们解释玛格利特这些作品的某种灵感来源,画面赏心悦目,但非常抽象。让我想起了黑泽明的《梦》,黑泽明用梦的形式走进了梵高的名画《麦田上的群鸦》,它实际上是对画家的内心深处的一次探访。VR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将这些名画立体化、动态化,近距离地展现在你眼前,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你会感觉艺术是可以穿越时空的,你可以通过作品与作者对话,VR技术无疑将这种对话拉得更近。
走出放映厅,看着屋外的现实世界,还会有些恍惚。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带来电影影像的提升,VR技术会不会成为未来电影的主流?我们会不会像《头号玩家》里一样,沉溺于VR技术而忽视现实世界的情感?这一切都不得而知,因为VR创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梦幻感。就我个人来说,还是希望电影的本体不会被这种技术颠覆,毕竟电影是对现实中的情感的摹拟和再现,而这是技术永远无法替代的。(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