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动了科技行业新的竞争阶段


    2021.11.02
    芯片短缺的乌云压顶。
    编译 | 豆豆
    编辑 | G3007
    科技行业前段时间看来就像是在云端漫步。当三个月前的季度业绩公布时,被打破的记录一个接一个。与一年前的同期相比,Alphabet(Google母公司)、亚马逊、Facebook、苹果和微软五大西方科技巨头(首字母简称GAFAM)上个季度平均收入增长了40%,利润增长了90%。标普500信息科技等科技股指数也直冲天际。
    如果从近期最新一轮的季度盈利看,科技行业正在重返人间。五巨头的收入和利润继续保持增长,但整体幅度则放缓到30%左右。股价也萎靡不振。对于疫情改变科技行业的程度,这次业绩增速放缓提供了更多的证据。现在的问题在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行业是即将走上新的发展轨迹,还是会重回原来的老路。
    首先,当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一种预测就是大科技公司将变得更大。理论上讲,这些大公司在数字化服务需求增长中处于最有利地位,而小公司由于在疫情期间缺乏足够资源,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多。根据五大科技巨头的市值增长情况,该预测的前半部分已经实现。它们的总市值在2020年1月时曾占标普500指数的17.5%,现在已达22%左右。
    即便如此,许多小公司的规模和市值也取得了增长。疫情也引发了可被称为“二线科技公司”群体的发展,它们总市值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五巨头。例如,选取42家2000年以后成立、市值不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它们在2020年2月总市值合计为五巨头的22%,现在则为31%。
    这股新势力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的公司大量上市,尤其是科技初创企业:据数据提供商Renaissance Capital,今年上市的就超过了100家。除了几笔高价值的交易外,对于大科技公司收购的反对风潮减慢了其兼并和收购的速度。最重要的是,人们在疫情期间发现,仍存在未被五巨头把控的大数据市场。例如,Paypal就是这些二线科技公司中的突出代表,该支付服务商总市值已达2760亿美元。
    然而,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质的变化。首先,科技行业比以前变得更加“云”化了。微软老板Satya Nadella在疫情初期说:“我们在两个月内见证了两年的数字转型”,指的主要就是云的增长。微软云服务、亚马逊AWS和Google云平台为市场提供了超60%的在线基础设施服务。这三大云服务商收入从2019年四季度的270亿美元,快速增长到今年二季度的近370亿美元,增幅超过三分之一。
    然而,小型公司似乎是云层聚集的更大收益者。以二线科技公司为例,其中有五分之四都是云服务提供商。其中有些已经成为行业中坚力量:云数据平台Snowflake市值1040亿美元;企业通讯服务商Twilio市值610亿美元;雇员数据身份管理商Okta市值390亿美元。
    历史更久的科技公司现在也更坚定地拥抱云服务。软件巨头Salesforce是其中的先驱之一。另一家软件巨头Adobe也以新的计算形式成功重生。甚至在云方面落后的世界最大常规公司软件商Oracle和SAP也终于开窍了。最大的硬件制造商Cisco、Dell和IBM也越来越多的把硬件“作为服务”销售,让客户能够远程通过云按使用付费,而不再安装在公司电脑上。
    该行业的第二个变化是,疫情期间,在计算迁移上云的天空下,卑微的硬件竟也在一定程度上东山再起。最让人惊奇的是,伴随远程员工对于硬件升级的需求,个人电脑重新粉墨登场。据市场研究公司IDC,2020年的个人电脑增长率达十年来最高,销量超过了3亿台,比2019年增长了13%。后来增速有所放缓,但主要原因是芯片和其他组件缺货导致生产受阻。IDC数据显示,作为联想和惠普之后的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戴尔的表现最好,第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7%,几乎确保了今年11月23日发布时会有好的业绩表现。
    芯片制造商在硬件回归行业核心方面释放出更强烈的信号。尽管英特尔10月21日季报使投资者失望,导致股价下跌,但其销售额增长了5%至192亿美元,利润更是增长了60%至68亿美元。世界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10月27日的季报显示,其利润已跃升至三年来最高水平。顶尖半导体代工制造商台积电也在10月14日季报中宣称,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至149亿美元,净利润达56亿美元,分别增长16.3%和13.8%。
    对于上述三家公司最大的疑问在于,盈利是否能够跟得上破纪录的投资计划。这些投资不仅要满足云服务商的芯片需求增长,而且也要满足生产“周边”装备的厂商需求,即用于联结云或拓展云的智能手机和传感器等设备。例如,英特尔宣布将于2022年最多投资280亿美元。台积电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1000亿美元,以拓展其芯片制造产能。
    疫情给科技行业带来的第三方面重大变化是竞争加剧,这也许是意义最为深远的。尽管五大巨头还没有攻击彼此的主要地盘,如Google的在线搜索和亚马逊的电子商务,但敌对行为正在升温。目前主要的案例包括在云方面的激烈竞争,以及苹果在iPhone隐私政策方面的变化(根据10月25日的业绩报告,Facebook的广告收入因此受损)。10月21日,Google宣布将向应用商店的订阅服务商收取的服务费率降至15%,给了苹果效仿的压力。此外,随着大批人正在并将持续远程办公,Google、微软、Salesforce和Zoom(一项受欢迎的视频会议服务)之间争取虚拟办公室统治地位的平台大战已经爆发。
    其他公司也正在挑战五巨头。Facebook的社交媒体堡垒看起来远不够安全,现在正面临至少两个严肃对手的挑战:Snap旗下的美国社交网络Snapchat;中国网络巨头字节跳动运营的短视频应用TikTok。根据最新一波遭到泄露的数据信息,美国青少年用户使用TikTok的时间是使用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旗下Instagram时间的2-3倍。亚马逊也同样面临更多竞争,一方面来自于沃尔玛等最终拥抱数字世界的老对手,另一方面还有Shopify这样帮助商户线上销售和满足订单的后来者。Paypal购买另一家社交媒体Pinterest的尝试现在看来已经被遗弃了,这原本将有助于Paypal进一步深耕电子商务。
    在疫情爆发两年后,科技行业更加云化,更依附于硬件,也更加动荡。在这些趋势中,前两条不太可能持续下去,至少不会以现在的形态持续。数字“气象学家”认为云的集中度已经达到了峰值,意味着此后的增长不会体现为足球场大小的数据中心,而是在数据服务与实体世界交界的“周边”。按照半导体行业的经济规律,制造工厂的建设经常要经历数年,花费超过百亿美元,芯片短缺可能最终变成供应过量。
    一个更开放的问题是,这个新的竞争阶段会持续多久。乐观主义者认为,经过长时间固化,疫情已推动行业进入更有活力的阶段,科技巨头既在彼此之间竞争,也与小公司竞争。悲观主义者则说这样的阶段不会长久,行业领先者迟早会将壁垒加固,把竞争者都买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尤其是现在,反垄断监管者不应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