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加速打造全域创新格局:快速聚集VR、互联网+等产业
在中图公司整洁的无尘车间里,大量的刻蚀设备不停地运转着,大量自动化设备的采用减少了工人的数量。
在松山湖(生态园)的东莞市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图公司”)生产车间里,刻蚀设备不停地在一块块4英寸大小的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刻着相同的图形。
在几十公里以外的滨海湾新区,这个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刚刚决定投资1000亿元的区域,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
在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过程中,东莞规划“一廊两核三带多个节点”,加速打造全域创新格局,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的成果转化基地。其中,松山湖(生态园)和滨海湾新区就是这一规划中的“两核”。
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东莞将以广深等先进地区为标杆,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推动东莞的创新发展从科技支撑产业向科技引领产业转变,从分散式创新向协同式全域创新转变,从服务自身发展为主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转变,全面促进国家科技创业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开展国际合作
聚集全球创新资源
在中图公司宽敞的生产车间里,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协助机器运作。这家年销售收入即将超过13亿元的公司一直以来只生产一种产品——图形化蓝宝石衬底。
东莞地处广深科创走廊的中间,毗邻广州、深圳,创新资源缺乏。但是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东莞快速聚集了来自全球的创新资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中图公司就是东莞这一模式的受益者。
早在2009年,东莞本土的房地产企业和北京大学的宽禁半导体中心合作,成立了东莞市中稼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LED领域上游的衬底材料。公司总经理张国义告诉记者,到2015年的时候,随着图形化蓝宝石衬底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厂房无法适配,于是在松山湖成立了中图公司。
中图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凤仪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在保持产品的稳定性、良品率、材料及库存周转率等方面,公司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除在规模、产量、销量等层面实现国际领先外,企业在技术研发、运营效率方面均领先于同行”。
中图公司还与国内外多个研发机构及大学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包括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中山大学、欧盟INL国际纳米技术实验室、瑞典上市公司Obducat AB.公司、德国AIXaTECH公司、BFB公司等,开展技术、项目以及人才引进合作,计划引入更多具有较大商业价值的纳米材料加工应用技术。
家有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庞大的科技企业数量,吸引大批高科技人才和资源在东莞聚集。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共有省、市创新科研团队58个,其中省创新科研团队31个,东莞市创新科研团队27个。省、市领军人才56人,“广东特支计划”入选者13人。31个省创新科研团队引进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及“****”入选者在内的一流学术带头人21名,高层次团队成员198名。
全球创新资源的聚集,有效地推动了东莞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了8.2个百分点,达39.3%。全市“机器换人”项目达1379个,总投资约168亿元,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均列全省第一位,全市新增推广应用国产智能数控装备2000多套,工业机器人2850多台,互联网+、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VR产业等新业态迅猛发展,快速聚集。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是东莞最大优势
走进广东思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谷智能”)的展览大厅,就像走进了智能制造感知器件的博物馆,各种工业级RFID感知、机器视觉、力位传感等器件摆满了展览架。公司董事长王瑜辉告诉记者,思谷智能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孵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历经高校—研究院—产业化公司的发展历程,是切实落实企业成果转化、市场反哺这一完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标杆性企业。
王瑜辉说的企业成果转化能力,正好是东莞在融入广深科创走廊建设的重要一步。
事实上,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也被认为是东莞此番参与广深科创走廊建设的最大优势。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认为,东莞的功能和优势在于创新科研成果的“实验地”。
为了加速融入广深科创走廊建设,东莞发布了《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将从创新型城市、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平台、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实施“十大计划”,谋求从多个维度进一步集聚和激活更多高端资源,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此外,东莞还在十大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包含39项具体项目或工作内容的项目清单。出台了包括《打造“广东省院士成果转化基地”实施方案》在内的一揽子政策。
东莞市市长梁维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外,为加快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建设,东莞全市计划开展创新产业园区、新型科研机构、创新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此外,东莞提出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并将开展广深高速(东莞段)景观品质提升工作,解决沿线部分旧厂产能效益低、建筑品质差的问题,重点围绕各类创新节点、创新机构推进产业类“三旧”连片改造,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品质化、特色化的产业和配套空间。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