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原来也可以用于心理学


    VR、心理学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研究“跨界混搭”,会产出怎么的“火花”呢?在这个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当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遇上心理学,就碰撞出不少研究成果,其中一些还有望治疗老年痴呆症,甚至帮助戒毒和镇痛。前不久,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研究组和腾讯研究院S-Tech工作室共同对外发布《VR心潮:VR到底对人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报告,其中就论证了这一说法。
    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记忆力下降直至严重受损甚至丧失是其最主要的症状。根据报告,人脑中一个被称为海马体的脑区,与记忆能力息息相关,当处于刺激丰富、互动充分的生活环境中,海马中的神经元数量就会产生越多,活动强度变得越大,记忆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该报告的主要研究者、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研究员李峙说,VR就可以刺激海马体,帮助人类提升记忆能力。根据报告,VR可以提供异常丰富的刺激内容,从而增进老年人海马体的活力,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生活内容单调的问题,适度地刺激和锻炼老年人的大脑。
    此外,当人在环境中主动探索时,往往能更好地记忆发生的事件。李峙说,在VR中,老年人可以通过各种控制设备在环境中移动,解决老年人因身体不便导致的探索能力变差的问题。
    李峙还表示,VR具有的“临镜感”,即强调用户的主观感受,能让用户的注意力从现实的疼痛,转移到VR的世界中,因而还有望成为分娩或者烧伤等镇痛的疗法。
    浙大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博士严晨毓说,一些心理疾病的根源,在于患者无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这种情况下,VR技术就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容易适应的环境,帮助患者矫正认知,为心理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这其中就包括对于特殊恐惧症(如幽闭恐惧、社交恐惧、飞行恐惧等)、物质成瘾、自闭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
    她以治疗儿童自闭症为例说,采用VR方式,可以在沉浸式的虚拟现实中设置出不同孩子喜欢的场景布局,进行个性化治疗,最大化接触提高学习的成功率,此外,还可以为孩子提供比起现实世界复杂的真人交流,拥有结构化的、清晰的、一致的行为和反馈的虚拟人物交往。
    当然,包括李峙在内的研究者还提到,目前VR在应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在VR中,距离感知被进一步压缩。李峙说,VR中感知的距离大约只有真实世界中感知距离的70%,也就是说,如果算上真实世界中感知距离本身的压缩,VR中的感知距离大约只有实际物理距离的50%。
    “这种VR空间压缩会获得错误的空间知觉,甚至可能影响深度视觉发育,尤其在一系列用VR所做的技能培训中,当学员的运动控制适应了VR中的视觉偏差后,反而会在真实世界中出现不适应。”李峙说,如何消除VR中空间感知与真实世界的空间感知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未来随着VR产品逐步推广普及,将会逐渐渗入各个垂直行业应用,实现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