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设备让抽象知识更生动


    近日,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举行,参展商在“AR智能课桌”上演示“铜锌原电池实验”。
    作业无需老师批改而是由测评系统自动批改,大数据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作业菜单,AR/VR等可穿戴设备赋予学生“上帝视角”,让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直观生动……记者近日从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中了解到,信息技术正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
    近日在北京拉开帷幕的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展示本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教育部遴选培育的75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区域和学校案例将在此期间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上升至94%,多媒体教室比例超过80%,每百名中小学生拥有计算机12台。不少省市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建设了教育城域网,部分东部地区已启动无线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和“智慧校园”建设试点。
    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变革也吸引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关注和参与。
    2017年底,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腾讯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全国首个可AR识别的教材资源。展示交流活动开幕当天,人教社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还将重点就新技术、新产品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开展深入研究和推广,其中包括AR教材、个性化学习平台、云服务、“智慧校园”等。
    交流活动现场,科大讯飞、中国移动、“一起科技”教育平台等40余家企业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和体验。(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