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卡脖子?新基建要自主可控,人工智能须引领变革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经济环境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在国内疫情渐渐平息、百业待兴之际,“新基建”迅速蹿升为经济领域最热的词汇之一。
自主可控是新基建安全的前提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仅仅在“十四五”期间,新基建能够直接、间接带动的投资规模就高达约30万亿元。我们国产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中间件等软件或硬件,整体的水平已经从不可用到可用,而且现在正在从可用向好用的方向发展。
但是,在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网络安全也没有新基建的安全。而要保障网络安全,特别要强调自主可控作为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自主可控不一定就确保安全,但是如果没有自主可控,一定不安全。没有自主可控,供应链可能被人家卡掉,人家停供、禁用,可能就被人“卡脖子”,这也是市场在近期贸易摩擦里获得的经验教训。
下半年基建投资一定会发力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萎缩了6.8%,但是二季度经济取得了超预期的反弹,达到了3.2%的增长。下半年的经济会何去何从?从消费、进出口和投资三驾马车分别来看,今年下半年消费会回升,但是不能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而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衰退,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进出口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可能会再度下滑。
投资方面,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分为三大块,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因内需、外需都非常低迷,制造业投资的回暖将非常有限,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下,房地产投资的回升也是比较有限的。
最后就是基建投资了,基建投资到今年六月份累计同比增速还没有转负为正,但是今年如果中国经济想有3%的增长,全年的基建投资的增长必须要到两位数,要到正的10%以上。因此今年下半年基建投资一定会发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会双轮驱动,成为短期内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力量。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
在当下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人工智能是核心驱动力量,在新基建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各类数据的快速积聚,再加上深度学习的技术突破和计算能力的迅猛提升,人工智能的核心发展要素已经完备。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也正在从互联网、金融、新零售等新兴领域向制造业、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进行扩散和渗透。
第四次科技革命,实际上是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核心驱动力量。这些技术、产业和广泛的场景进行结合时,能够推动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不断加快。因此,在新基建浪潮中,AI提供了可靠性强且具有经济性的技术底座价值。
诚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朝夕之间可以实现。人工智能首先要有算力的支撑,因此云计算不可或缺;其次是数据的积累,大型数据平台的建设以及在平台上对数据的保护、使用规范、数据安全是关键环节。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才拥有基本的底座,往上开展更多的工作。
国产技术解决AI算力问题
针对云计算和大数据衍生的算力需求,GPUFPGAASIC等异构计算芯片被投入应用到AI应用相关领域,解决了算力不足的问题。相关领域国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也为行业应用带来更多可能。
例如,芯动科技(INNOSILICON)2018年在全球和美国英伟达公司同步,率先攻克顶级难度的GDDR6高带宽显存技术瓶颈,全定制计算核,成功量产高性能计算GPU产品。2019年推出了4K/8K显示的HDMI2.1技术和高速Serdes memory 等先进产品;今年又率先推出国产自主标准的Innolink Chiplet和HBM2E等高性能计算平台技术,适用于高性能AI/云计算应用。
对产品落地遭遇瓶颈的国内AI企业和芯片设计商来说,芯动科技提供的包括IP、技术、量产、资源等芯片定制一站式服务,而全国产IP也可根据客户应用场景进行面积、功耗等PPA优化,一步到位交钥匙快速集成,提供从FPGA到ASIC、从概念的量产的前后端全过程解决方案,加快芯片开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