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赛道重燃战火,歌尔为什么卖掉小鸟看看Pico?
VR赛道重新火热之际,歌尔却卖掉了自己手中最重要的标的。
据界面新闻报道称,小鸟看看Pico周六(8月29日)上午发布了全员信,称Pico将并入字节跳动的VR相关业务,整合字节的内容资源和技术能力,将在产品研发和开发者生态上加大投入。
36氪跟进报道称,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收购金额或许能达到15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 97 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小鸟看看法定代表人为姜龙,实际控制人为姜滨,通过歌尔集团有限公司和小鸟科技有限公司,姜滨握有小鸟看看32.4896%股份。
字节跳动对小鸟看看的收购,很容易让人想起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
也正是Oculus当年拍打的翅膀,才有了小鸟看看的孵化、成长,直到今天的被收购等连锁反应。
青记此前曾在文中表示,可穿戴终端很可能是继PC、手机、平板之后的又一个能带来巨大市场空间消费电子类产品。
小鸟看看则是国内可穿戴设备赛道的头号玩家,全球也能排进前三。
不同于母公司歌尔的ToB基因,小鸟看看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直接切入C端消费市场。
从某种程度来说,小鸟看看也寄托了歌尔一直以来希望从ToB市场切入ToC市场的梦想。
不过,在现实面前,梦想暂时熄火。
小鸟看看这样一样从青岛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部分研发在北京,但融资主体一直是青岛企业),以90多亿的身价卖身字节跳动,也带给青岛诸多反思。
重新扛起制造业大旗的青岛,还应该将优先级放在ICT产业上,尤其要注重本土企业的培育,未来智能硬件和软件的融合是先进制造业最重要的方向。
1
小鸟看看是歌尔集团在虚拟现实领域下的一盘大棋。
2015年前后,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增长乏力,智能平板电脑全球出货量甚至略有下降,歌尔的主要产品电声器件逐渐进入瓶颈。
压力之下,歌尔决定转型,围绕“大声学、可穿戴、传感器、精密制造”四大产品方向进行战略布局。
小鸟系列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2015年3月26日,歌尔集团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小鸟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姜迅。姜迅是姜滨的儿子。
以小鸟科技有限公司为母公司,歌尔先后在北京注册成立了小鸟看看、小鸟听听、小鸟问问等公司。
2015年4月27日,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股东是小鸟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27日,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北京小鸟看看成为青岛小鸟看看的全资子公司。
此后,小鸟看看的所有融资都是以青岛小鸟看看作为主体进行。
2018年,Pico VR完成A轮融资1.675亿元人民币,投资方为广发证券和巨峰科技,其中后者为崂山区级国资平台。
2021年1月6日,小鸟看看完成1.93亿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钥石财富、中电中金基金、中金资本,此外荣成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跟投。
2021年3月,小鸟看看完成2.42亿人民币B+轮融资。小鸟看看(Pico)的投资方包括基石资本、深圳市伊敦传媒投资基金、建银国际、建银苏州科创基金等。
2021年5月20日,青岛小鸟看看新增投资方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后者持股比例2.1313%,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同样为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100%独资企业。
目前,小鸟看看已经成为VR领域仅存的几家VR软硬件研发制造商之一。
今年5月,Pico发布新一代VR一体机Pico Neo 3,开售24小时销售额便破千万。
IDC今年3月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AR/VR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Pico位居国内VR一体机市场份额第一,Q4份额高达57.8%。而Pico成立至今其VR头盔设备累计销量突破50万台。
同时,Pico在VR生态建设方面也做得不错,目前Pico Store平台上线游戏及应用已达百余款,其中优质6DoF游戏有80多款。
2
国内处于行业第一,赛道又重燃战火,歌尔集团为什么还要卖掉小鸟看看呢?
这里面涉及到歌尔集团、歌尔股份和小鸟看看之间并不复杂却要命的关系。
歌尔股份和小鸟看看同为歌尔集团的子公司,两者之间并没有股权合作关系。
歌尔股份回应投资者时表示,Pico目前是公司的关联方,双方有在VR领域内开展合作。
而且,Pico推出的piconeo3、picoG2、picoG2s三款VR产品,代工方也是歌尔股份。
歌尔股份董事长姜滨在2021微型显示光学技术大会上曾表示,歌尔从2012年开始布局VR/AR产业,目前占据全球中高端虚拟现实头显70%的市场份额。歌尔股份不仅与Facebook、索尼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深入参与客户VR设备的研发、设计及生产环节。
以索尼PSVR为例,“在索尼刚提出VR产品的设想时候,大家也都不太清楚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经过长期的共同探讨、联合开发,在索尼的指导和支持下,双方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成功的VR产品形态。”是索尼和歌尔携手缔造了PSVR。作为PSVR背后的ODM厂商,歌尔完成了制造到智造的蝶变。
我们用熟悉的手机行业类比一下。
歌尔集团相当于鸿海精密,
歌尔股份相当于富士康,
小鸟看看相当于鸿海紧密孵化了一个手机制造企业,不仅跟苹果直接竞争,而且也是由富士康代工。
这时候,苹果还放心地把手机代工业务交给富士康吗?
对于鸿海精密来说,卖掉手机企业,才能继续获得苹果的业务。
卖掉小鸟看看,成了歌尔集团的必然选择。
根据36氪报道,Pico Neo 3的产品的确有对标去年9月15日发布的Oculus Quest 2之嫌,甚至还进行了体验上的改良,以更符合中国人的脸型和头型。
这让Facebook对歌尔声学既当代工厂又当竞争对手的行为感到不满,并试图更换供应商,这或许是促成歌尔声学卖掉Pico的内在原因之一,之二当然是外部出价足够充满诱惑力。
3
那么,为什么歌尔集团不能在VR领域放弃代工,打造自己的品牌,完成ToB到ToC的转型呢?
这可能也是歌尔最为纠结之处。
从10年前跟索尼、三星合作开始,歌尔就意识到VR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
2014年左右,全球VR市场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被一部分人看好,其中也包含歌尔的管理层们。
此后,歌尔的一些并购投资也是围绕从声光学、芯片平台、硬件集成能力展开。在VR领域,歌尔不仅表现出了实力,也表现出了推出自己的产品、抢占这一新兴行业市场的野心。
但从2016年VR元年到2021年再次爆发,VR市场几经沉浮,目前这个市场是否足以替代代工带给歌尔的收益,要打一个问号。
一个是眼前,一个是长远,歌尔选择了眼前。
今年上半年,歌尔股份2021年二季度收入和利润双双超市场预期。在歌尔股份三大业务板块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如:TWS)以及智能硬件(如:VR/AR、智能可穿戴产品)中,以VR/AR业务为主导的智能硬件业务同比增长210.83%,迎来爆发式增长。
其中的主要业务就来自于智能硬件中Oculus VR、PS等新品的带动。
同时,从VR产业本身的发展来看,歌尔也有短板。
此前曾有分析,歌尔股份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的硬件制造与研发水准,而在软件这一方面,歌尔股份的布局还显得非常“朦胧”,一切仍是未知数,同时在竞争中也留下了一个不小的隐患。
从目前来看,歌尔股份已经下定决心,专注于成为VR厂商的ODM和OEM。
歌尔股份发行的可转债中,拟配套募集资金10亿投入年产350万套VR/AR项目和年产500万片精密光学镜片及模组产品。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歌尔股份2011年前后那次技术升级。
这一年,歌尔股份大幅用自制的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开始掌握自动化设备、精密模具、软件算法、无线通讯技术、OEM制造等垂直一体化能力。
而垂直一体化能力也成为了日后歌尔股份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全球精密制造业最有可能复制鸿海模式的厂商。
4
对歌尔来说,卖掉小鸟看看的确有些可惜。
但对小鸟看看来说,在字节跳动内容生态加持下,小鸟看看有可能补上内容短板,获得更快的增长。
智能手机普及和随之带来的移动互联网红利之后,所有的全球巨头都在寻找下一代颠覆手机的终端设备,通过内容和硬件的融合来寻找创新机遇。
从这个角度来说,Facebook和字节跳动两者方向一致。
对于青岛来说,也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爆款消费类电子的中心。
一是青岛制造业的布局还是要抓住ICT领域的机会。
过去几年,青岛制造业下滑,成了制约青岛经济增长的短板。
从去年开始,青岛更加强调制造业的贡献,确定了5+3的制造业格局。
但在5+3产业的优先级中,还应该将ICT产业放在突出位置,甚至第一优先级的位置。
一直以来,青岛ICT产业在全国都没有话语权,导致青岛的制造业还停留在家电、橡胶等传统加工业层面,而从深圳、苏州到成都、无锡,跟面板、芯片等相关的ICT产业都在其城市快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ICT产业的重要性将会只增不减,而且未来所有的高端制造业,很可能都会是智能硬件和软件的融合。
新能源汽车是其中的典型。
特斯拉的高估值并不是按照制造业来的,而是按照软件,而且从实际体验来看,也需要硬件和软件的融合。
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岛押注的奇瑞,如果要想实现突破,也必须是智能硬件和软件的融合的突破。
未来VR领域更是如此。
二是对本土智能硬件企业的重视。
复盘小鸟看看的成长不难看出,好的企业不是招引来的,而是需要自己培育。
而培育一家企业从出生到成长,不是靠讲几句话、喊几句话口号、出台几项政策就能行的,更不是抛出一堆什么智谷、声谷概念,最重要的还是要老老实实打造企业创新创业的最优生态。
小鸟看看之所以选择崂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崂山拥有北航青岛研究院、歌尔、黑晶等共同打造的虚拟现实产业业态,同时崂山国资也给予了相关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母公司歌尔集团的支持。
在VR发展遭遇低谷、创业公司纷纷倒闭转型之时,因为背后有歌尔集团的支持,小鸟看看没有转做ToB,而是依然耕耘ToC市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希望青岛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多关注一些本土企业的成长,尤其是智能硬件领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