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正义、霸权与裂缝:后“中美国”时代的定价权


    从2000年至今,世界经济的增长一直依赖于美国领导、中国助推的“中美国(Chimerica)”经济体系,这种互利体系可以概括为:
    中国努力制造,旨在以出口作为拉动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美国过度消费,通过巨大的需求消耗掉中国创造的财富。
    2019年,拥有3.3亿人口的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24万亿美元,而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5.97万亿美元。“中美国”在过去的10年中,这个占据了全世界13%大陆面积、1/4 人口的经济体系,已经贡献了全球将近40%的GDP和全球50%左右的经济增长。
    然而,这就像是节俭者和挥霍者之间的婚姻关系一般,“中美国”体系的膨胀必将引起未受益人群的反对,他们认为“若想恢复世界经济的平衡,现在就必须纠正美国和中国之间经济失衡的状态”。
    正如特朗普,他认为中国长期从美国身上攫取了巨额利益,同时还不承担“美国所希望”中国承担的义务。然而,对美国而言,“中美国”意味着可以消费更多、储蓄更少,并且继续维持低利率和稳定的投资率。
    但是美国对中国却必然保持着逆差,使得特朗普政府从账面上看到的是中国赚进大量美元,让美国劳动者丧失了就业机会…反观中国,不断的技术升级和国力发展,勤俭者面对挥霍者也希望提出更高的要求:
    你在更加挥霍的时候,应当承担更多义务——更好的推动全球化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
    显然,美国不再愿意承担义务,过去的“中美国”已经确定的走到尽头,美国开始从“正义高地”上退缩而不以为然,正义高地已经出现了裂缝。
    01 “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的大国角力
    1944年6月6日,欧洲战场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一场战役——诺曼底登陆。
    随着盟军的登陆,盟军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然而,二十年内的两次世界大战,全球资源消耗到了枯竭,全球经济秩序也进入一种无序状态: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其中英镑集团、美元集团和金本位集团最为强势。后来金本位集团崩溃后,法郎集团成功取代了金本位集团的地位。几个货币集团竞相贬值,动荡不堪。如何重建国际经济秩序,成为摆在盟国首脑面前的最紧迫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联盟盟主的宝座,这让各个货币集团在自己疯狂贬值的同时,开始储备美元。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是货币强有力的背书。当时,黄金和美元,已经开始走向硬通货。
    其实早在二战刚开始的几年,英国和美国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战后的国际货币重建工作。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港口的一艘军舰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就举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晤,会后英美发表了著名的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其中第四条是:
    努力促使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和战胜者、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到世界贸易中和获得原材料,从而实现他们的经济繁荣。
    这就是后来“美元霸权”获得正义的最初蓝本。这里展现了政治家的格局,给当时陷入在战争深渊中的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大西洋宪章》开始,轴心国其实就已经开始走向失败:
    在面对巨大灾难的时候,人类总是本能的择善而从之。
    然而,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和世界的老领导,也深知主导国际经济秩序能给自身带来何种利益。于是在1943年初,英国推动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建议,呼吁建立“国际稳定基金”,从而可以帮助战后各国恢复经济,重建社会。
    英国的做法实际上是权宜之计,因为他们很清楚在二战中,英国在和德国对拼的过程中已经输光了家底,而战火根本没有烧到美国本土。同时美元因为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优秀的经济素质,以及庞大的国际黄金储备而空前稳固。从1941年《大西洋宪章》开始,美国一方面在战争中谋求利益,一方面运回大量的黄金。
    为了应对英国凯恩斯的提议,美国当时的副财长哈里·怀特要求美国拿出自己的方案。1943年3月,美国财政部、国务院、战争经济委员会以及进出口银行向罗斯福提交方案,建议成立一个“稳定基金”和帮助战后各个国家恢复经济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1943年6月,白宫发起技术专家会议,讨论一整套战后经济稳定计划。除美国外,英、法等11个国家代表与会。十二国就英国方案和美国方案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各自双方也已经有了基本的权力衡量,该支持谁各自心里门清。
    1944年7月1日至22日,包括中国在内的44名国家代表和政府的730名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小镇上举行了联合国家货币与金融会议,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 Bretton WoodsConference) 。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