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孤岛”,智慧停车的未来在哪?


    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陈选滨
    长期以来,“停车难”都是困扰各大城市治理和民生发展的重点问题。
    从三组数据来看,大抵可以简单厘清当前城市停车问题的症结。
    其一,停车需求急速增长。据公安部统计,2019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汽车2578万辆,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
    截至2019年底,全国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30个城市超2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重庆、苏州、上海、郑州、深圳、西安、武汉、东莞、天津等11个城市超300万辆。
    其二,停车位供给增长落后于需求增长。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而发达国家约为1∶1.3,城市停车位比例严重偏低,存在车多位少的现状。
    其三,停车与停车场资源对接严重不匹配,空置率偏高。据ETCP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介绍,北、上、广、深停车场泊位空置率达到44.6%,而全国城市超九成车位的使用率小于50%,有位无车停。
    简单总结,随着城市发展,停车需求高速增长是既定事实,而停车位的欠缺与停车信息的不匹配所导致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严重,成为症结所在。
    面对如此问题,各大城市的停车产业逐步进入增量补足与存量变革的阶段。前者在于推动“立体停车场”建设,弥补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后者则是推动“智慧停车”项目发展,借助数字化手段来提高停车场资源利用率。
    诚然,两条路径出于不同考虑,各有需求。而“智慧停车”作为基于现有停车场资源下数字技术赋能的优化方案,显然更加具有市场话题性。特别是在BATH(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跨界入场,专业赛道跑出ETCP、捷顺科技等强势玩家之后,资本、技术与企业的拉锯在智慧停车领域展开,更显热闹。
    入场
    万亿的产业估值与政策倾斜的投资鼓励,停车场俨然成为了目前城市治理与智慧变革的一大焦点,资本入场、巨头跨界、创业者崛起已经成为常态。
    围绕BATH几大巨头的投资与动作,足以窥探到整个智慧停车行业热闹的一面。
    过去三年,阿里多面布局智慧停车市场。支付宝与ETCP展开全面合作,双方曾围绕虹桥机场打造“无感支付”试点,轰动一时;蚂蚁金服2亿元战略入股捷顺科技智慧停车子公司顺易通,随即又重金领投智慧停车新秀停简单,紧扣支付入口,持续扩展智慧停车版图。
    但是,在2018年之后,阿里在智慧停车领域的投资动作显然减少了。随即而来的是阿里云发布新一代轻量化无人值守停车场服务方案,联合旗下钉钉、高德地图、支付宝等团队打造“知位停车”项目。同时,该项目也面向全国各个城市启动城市合伙人招募计划,不断挖掘城市变革场景。
    与其相似的,腾讯也走上了战略投资+技术入场并行的布局规划。
    2018年,腾讯入股科拓股份。后者于2006年开始布局智慧停车市场,在行业内早已深耕多年。
    2019年,在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现场,腾讯云首次对外公开腾讯云智慧停车解决方案。从投资到入场,腾讯云成为了腾讯突击智慧停车领域的“先锋”,而阿里的“先锋”也恰好是阿里云。
    由此可见,云计算作为一项底层技术,在智慧停车、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设上,赋能的路径逐渐清晰。To B或To G的智慧化、数字化项目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与云服务的市场竞争要求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合。
    2020年4月,腾讯云正式启动“腾讯云智慧停车·城市合伙人计划”;10月,腾讯集团2亿元战略投资知名互联网停车平台“PP停车”。
    此刻,腾讯布局智慧停车的路径虽然与阿里出现趋同,但是前者似乎比后者更为积极,技术入场、生态扩容、战略投资三管齐下,对于智慧停车市场势在必得。
    实际上,换个角度来看,也由不得腾讯不积极,目前的智慧停车市场早已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并非纯粹由AT主导的两极化产业格局。
    在AT之外,华为、京东、百度等科技企业接连发布了自家的智慧停车解决方案,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一环,统筹成为To B方向的数字化新基建产业。
    巨头之外,又有众多专业玩家崛起。企查查数据显示,AIPARK爱泊车仅是今年之内已经完成了四轮融资,每轮金额高达数亿元,资本在停车场几近狂欢。
    
    另一方面,在智慧停车领域崛起的玩家也颇为“有骨气”。早前,智慧停车独角兽企业ETCP便表示,要「审慎地选择投资人,希望在经营上适度保持独立。」如此,站队巨头的两极化发展格局在智慧停车领域或许很难见到。
    孤岛
    尽管是市场很热闹,但是回归行业本身,智慧停车的发展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目前的情势来看,仅是停车场的智慧化升级解决不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对于智慧停车产业而言,需要面对多方面的需求迭代和融合。
    其一,停车场管理者。围绕停车场内部的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是其主要需求,譬如车辆的进出场、缴费、停车位查找、同步商业中心消费活动,等等。这都需要智慧停车服务厂商通过智慧硬件、云服务、平台系统来提供和解决。
    其二,城市民众。停车场往往是民众自驾出行的终点,但是围绕出行规划所带来的停车需求并不只是局限于停车场。相比进停车场后的一系列智慧化服务,智慧停车面向民众更需要解决的找停车场,规划最优停车方案的痛点。
    其三,城市管理者。智慧停车作为城市治理与交通管理的一部分,其区域级的目标更加明显。简单来说,智慧停车更多需要做好停车前的工作,辅助智慧交通做好城市交通分流、规划和统筹,实现城市运力的畅通流转。这样的诉求与城市民众的相似,前者聚焦个人的出行体验反馈,后者则关注区域的交通管理协同。
    总的来说,智慧停车作为智慧城市的子集,其真正的应用价值在于内外的赋能:向内是停车场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向外则是城市智慧化体系的连接与协同,打通停车场“孤岛”,为用户出行、交通管理做好规划。
    目前,大多停车服务厂商的重点聚焦在向内赋能,更为关键的向外打破“孤岛”,连接民众与城市的路径仍处于探索阶段。
    究其原因,“智能相对论”认为,目前大部分的智慧停车服务厂商缺乏必要的触达民众、感知出行需求的网络化产品,即“地图”。一方面引导民众出行规划,另一方面感知城市出行流量,“地图”的价值挖掘在智慧停车领域上都非常具有展望意义。
    5月,在2020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地图发布智能停车解决方案。其智能停车系统由停车场信息发布、停车引导、停车服务与智能停车场、智能停车管理平台四大模块构成。前两大模块很明显是在借助百度地图的能力向外探索,意在构建起由百度地图呈现的城市停车网络,打破“孤岛”。
    
    据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2019年6月移动互联网全行业排行榜,目前地图导航类产品呈现为两强格局,高德地图MAU为14485,位列第一;百度地图MAU8540,次之;腾讯地图最末,追赶高德地图与百度地图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难总结,依靠“地图”产品的用户基础,阿里与百度在智慧停车领域上具有更加明显的进位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手机地图之外,车载导航地图也同样具备入场的资质,平安与小米投资的凯立德虽然在当下声名不及从前,但依旧占据着55%的车载GPS导航地图市场(2018年数据),仍有握着入场智慧停车市场的门票。
    网络
    打破“孤岛”,构建城市停车网络,智慧停车对外赋能的方向很明确。
    但是,想要把这个网络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将用户与停车资源串联起来,实现停车场的最大化利用效率,这个路径依旧充满挑战。
    目前,正在这个方向上展开探索的智慧停车服务厂商已经遇到了问题。
    一是停车场的资源对接问题。
    打破“孤岛”只是目标,但是具体如何打破,城市各个停车场的资源如何对接,是否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的停车位更新,若要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在早前,ETCP已经意识到了打破停车场“孤岛”的必要性,在其App的界面上也留出了显示具体停车位数量的位置,但是在用户体验上依旧不尽人意。
    
    “智能相对论”通过ETCP停车App定位了长沙重要商圈“德思勤城市广场”,想要获取附近停车位的具体情况,但最终得到的反馈仅有“车位紧张”的模糊提示,其作用等同于没说吧。
    作为智慧停车行业领跑的“独角兽”,ETCP有野心想要构建自家体系完整的城市停车网络,但似乎仍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诚然,目前市场上用户量最多的两大地图导航产品,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也没有实现类似的功能。
    停车场数量实时动态更新,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其背后涉及的业务合作并非易事。可见,构建城市停车网络,以打破停车场“孤岛”,任重而道远。
    二是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
    当城市停车网络被构建,也就意味着用户的信息将被服务厂商获取、处理、流转与反馈,很容易就会踩到用户隐私安全的“雷区”。
    事实上,智慧停车的隐私问题在过去几年内经常被媒体报道,但是直到今天,这样的问题仍然尚未完全地解决。
    对此,也有朋友向“智能相对论”反馈类似的问题。
    前不久,他刚刚把车开进长沙某商业中心停好,便收到了一位好友的消息,询问他现在是否正在某某商圈玩?时间、地点一一对上,不禁令他很是好奇。
    连连询问之后,原来是一款停车软件“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此前,他和这名好友恰好在这个商圈吃饭,离场的时候因为自己手机没电了,让好友帮忙关注了该商圈的停车缴费公众号,并绑定了自己的车牌,于是在本次停车进场的时候,该公众号便向这名好友发送了信息提示。
    
    如今,回想起来,他依旧有些心有余悸。从好友发过的图片,虽然仅可以看到车辆进场时间、进场图片等相对模糊的信息,但是他并不喜欢这种被锁定监视的感觉。
    而且,上次好友绑定自己的车牌号似乎并不需要任何验证,这不仅令他更加有些无奈,开玩笑道:“这也算是个查岗神器了,以后只要偷偷绑定了我的车牌号,都不需要问我,都能大概知道我在干嘛咧。”
    事实上,这样的信息提示已经是在服务厂商进行调整之后的。据“智能相对论”了解,在过去媒体报道的案例中,该软件甚至会显示具体的停车场名称,所暴露的隐私更加详细。
    但是,尽管调整之后,部分用户依旧对此很是敏感。隐私,始终是困扰城市停车网络构建的一大门槛,也是跨越用户认可的“雷区”。
    另一方面,数据是智慧停车的基础,没有数据的支持,很难在城市交通体系内打造一个实时动态更新的停车网络。因此,“智能相对论”发现,在刚开始使用ETCP停车App的时候,注册界面会重点弹出用户体验的“隐私政策”,以近乎夸张的版面和字体向用户阐述,在体验过程App将会获取哪些用户个人数据等涉及隐私层面的问题。
    
    诚然,在智慧停车领域,服务厂商不得不去面对类似的问题:既需要用户数据,又不能触及用户隐私,只能小心翼翼的寻求妥协处理的方式。
    总的来说,目前智慧停车服务厂商在停车场管理者与用户两边,都未能完全地跑通,诸多来自双方的诉求需要解决。那么,距离智慧停车真正落地的日子,也还早着咧。
    结语
    事实上,不仅是在智慧停车领域,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服务厂商也同样需要面对来自城市产业管理者、用户等多方的诉求。若要构建完全状态的城市智慧网络,打破相关产业的“孤岛”现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智慧停车始终只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子集,对于未来阿里、华为、腾讯、百度、京东等科技巨头来说,投身数字化新基建的浪潮,智慧停车也不过只是一个“前菜”罢了。
    数字化的未来,不能只是停留在“孤岛”狂欢,智慧城市要建设,智慧停车这件小事更要做好,才能实现现代化城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