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拟发布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25年打造超千亿核心产业
广东正提出一个全新目标:成为国际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典范之都和战略高地。
3月26日下午,广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研究部署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2030年)(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以大会材料的形式出现在会场,并提出上述目标。
广东计划分“三步走”。其中,到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核心规模要突破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而到2030年整个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要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
重塑创新驱动新引擎
广东当前正将人工智能视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这份《征求意见稿》指出,广东计划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智能创新融合应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科技企业引进培育、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等方面,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新动能,并且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广东计划通过“三步走”:到2020年,广东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示范均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开放创新平台成为行业标杆,成为助推广东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形成广东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中,人工智能产业综合竞争力要位居全国前列,包括产业核心规模突破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而到2025年,广东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五大开放创新平台成为引领广东人工智能发展的标杆,有力支撑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这包括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型产业集群,产业核心规模突破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
2030年则更强调“国际领先”,目标包括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实现全链条重大突破,总体创新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前沿领地,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取得跨越性发展等。
微软云暨移动应用平台、香江独角兽牧场CEO冯建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当前人工智能逐步走向硬件化、产品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跟实体经济不断结合的过程,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具有巨大优势。“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起码今后5年有望高速增长,广东千亿级的目标并未过高。”
分析人士还指出,无论是对机遇的认识和把握,还是反应速度和产业基础支撑,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已走在前列,这亦是优势之一。
“当前广东一些创新已非常领先,甚至有的走在全球前列。”华为公司存储产品线总裁孟广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华为也正不断地将全球领先技术与广东需求结合起来探索更多创新。
上述《征求意见稿》也强调,广东要着力发挥自身的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产业基础扎实等优势。
数据显示,近年广东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2016年核心产业产值高达240亿元,占全国核心产业总产值的33.3%,带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相关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居全国前列。
此外,广东也已基本建立起以产业应用为引导、以技术攻关为核心、以基础软硬件为支撑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而在科技创新能力上,2016年广东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位列全国第三。
系统性战略布局
为实现上述目标,广东也在空间、科研、平台体系、创新示范、应用场景和产业集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战略布局。
空间布局上,《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前沿科技攻关、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产业融合应用示范为支撑,形成“三核三区多节点”的区域发展格局。
“三核”是广州、深圳和珠海。这三个城市此番分别被赋予“打造国际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实验区和人才高地”、“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提升柔性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生产系统集成能力”的探索任务。
“三区”是东莞、佛山和惠州,分别打造全国智能社会应用先导区和创业创新集聚区;推动深度学习、跨媒体感知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形成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
至于作为节点的其他城市,广东亦强调,要求立足自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
冯建林分析,“三核”是当前广东前沿科技力量、创新成果和高层次人才汇集之地,而“三区”则是制造业重镇。这形成了技术到产业的梯度、链条和分工,为各市探索人工智能提供方向引导,避免混战。
“这一方面是集中主要力量攻坚人工智能创新突破,另一方面又为未来的创新转化明确了承载地。”冯建林说。
此外,广东还提出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体系,重点是要推进“五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具体包括腾讯的“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以及智能无人系统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同时,这一体系还包括一系列的深度学习计算服务平台、开源软硬件基础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和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等。
冯建林认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遵循着“点线面”的发展轨迹,这些公共平台的一大作用在于将发挥“粘合剂”作用,有助于整合将不同的创新和技术,对接研发与需求,加速产业化进程。
此次大会上,获得2017年度广东科技奖突出贡献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陈小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亦都强调创新平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