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三代人攒下的营销家底,新 CEO 上任三个月拆了


    英特尔要把自家核心营销职能打包外包给埃森哲,顺带还要裁员。
    三代人攒下的营销家底,新 CEO 上任三个月就给拆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先烧向营销部
    2025 年 6 月,英特尔官宣:7 月 11 日前,营销部门多数员工需离职,核心营销业务全部移交埃森哲。
    内部信写得明白:以后营销部就留个 “精简小分队”,剩下的人要么转岗要么拿赔偿走人。
    英特尔营销团队实力强劲,1991 年,他们策划的 “Intel Inside” 激励营销方案大获成功,这套玩法吸引了 2700 多家厂商帮着推广吆喝,同时,配合五音符广告、视觉标志等一系列具有强感官刺激的品牌元素宣传,“Intel Inside” 迅速成为全球电脑用户熟知的标志。
    如今,这套从芯片到终端的全链路营销体系被 “封存”,转由外包公司接手。
    为啥这么干?AI 和省钱是主因
    英特尔现在日子不好过,这几年销售额暴跌三分之一,PC 和数据中心市场份额被抢,AI 芯片的风口也没赶上。
    2025 年第一季度,英特尔营收 127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净亏损却扩大至 8 亿美元 。
    新 CEO 一上任就喊着要重组,4 月就放话要裁员,制造部门预计裁员 20%(涉及数千人),销售和营销部门则需削减 35% 的成本。
    内部文件直指痛点:“决策慢、流程复杂,难敌竞争对手”。与埃森哲合作基于三大考量:
    一是快。之前两家一起搞的 AI 项目还挺给力,如对话式 AI 聊天机器人推理速度提升 45%,视觉检测训练速度提升 20%、推理速度提升 55%。将这些技术应用于营销,工作效率将大幅提高。
    二是省。业务外包可直接减少固定人力成本,为业绩下滑的英特尔节省大量营销开支。
    三是智能化。埃森哲利用 AI 处理信息、实现任务自动化和个性化沟通,英特尔保留的员工可专注于战略制定和高价值项目。
    风险不小,搞不好砸了招牌
    外包营销这一决策存在诸多潜在风险:
    首先是品牌风险。“Intel Inside” 的成功依赖与用户的直接链接,外包如同将 “品牌亲儿子” 交予第三方,长期或割裂市场认知。
    其次是知识转移难题。面临失业的员工难有动力培训外包团队,核心市场洞察与客户关系可能随人员流失而丧失。
    这场豪赌的本质,是押注埃森哲的营销能力与 AI 对传统岗位的替代。若赢,或助英特尔重回巅峰;若输,则可能加速衰退。
    英特尔此举到底是柳暗花明还是自断经脉,未来不久自见分晓。但有一点很清楚:AI 驱动的职场变革,正彻底改写行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