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无人驾驶:从1到100的跨越,L4级自动驾驶浪潮下的新机遇
无人车来也引言
嘿,小伙伴们!
今天,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和大伙聊聊无人驾驶领域的新动态:
矿山无人驾驶正悄然崛起,似乎要开启从 1 到 100 的华丽蜕变,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参考阅读请点击:
《2024年自动驾驶各有悲欢:商用车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矿山无人驾驶、物流无人驾驶、清洁无人驾驶加速落地》)
一、无人驾驶的 “过山车” 之旅
过去十年,无人驾驶就像坐过山车,两落三起。
每次技术一突破,资本热钱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疯狂涌入。
可商业化进程却像蜗牛爬,迟迟没有进展,热钱又只能无奈退场。
留下的从业者们,现金流成了生死线,得想尽办法踩准窗口融资或者上市,甚至还要灵活转换赛道。
就像一位业内人士说的,“一定不能下牌桌,熬着总会出头。”
嘿,2024 年,出头的机会真就来了!
从年中的萝卜快跑,到 10 月的 Cybercab,在 Robotaxi 的带动下,L4 自动驾驶又一次点燃了资本市场。
而在这背后,还有一条暗线 —— 特定场景的无人驾驶订单量同比暴增,产业公司 IPO 也在加速。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二、矿山无人驾驶:业务规模大爆发
要是以速度快慢和场景开放程度为坐标轴,L4 自动驾驶商业场景能分成 4 个象限。
2024 年以来,以矿山为代表的 “低速 — 封闭” 区域,很可能率先迎来大规模商业化。
在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主要有产品销售和车队运营两种商业模式。无人矿卡可不得了,在降本提效、节能降碳方面潜力巨大,实际效果也很显著,所以近年来国内市场对它的需求那是蹭蹭往上涨。
就拿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来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报告显示:
2023 年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是 1131 辆,到 2024 年 9 月就增加到了 1510 辆,其中已完成 “去安全员” 的无人驾驶车辆比重约为 55.3% 。
预计到 2024 年底,这个数量要比 2023 年翻一倍还多,达到约 2500 辆。
希迪智驾招股书也预测,2023 年中国自动驾驶矿卡总出货量约 800 辆,到 2026 年预计增至约 3800 辆;2023 年全球自动驾驶矿卡总出货量约 1200 辆,2026 年预计增加至约 6000 辆。
这数据都表明,矿山无人驾驶已经跨过了从 0 到 1 的艰难阶段,开始大规模上量啦!
伯镭科技创始人兼 CEO 胡心怡就说:
“2023 年是个拐点,2024 年开始放量。
现在新疆很多矿的单矿无人驾驶规模都在百台级以上,就 L4 自动驾驶的规模而言,相当可观。
我们 2024 年累计实现了 300 多台无人驾驶矿车落地。”
而且胡心怡还透露,对于 L4 自动驾驶,单个项目运维一般要 3 - 4 人,车队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明显。
无人矿卡要是 10 台车以下,很难算出经济账,一旦项目规模到几十、上百台量级,经济性就显现出来了。
易控智驾战略副总裁林巧也表示:
“矿山无人驾驶的挑战在于规模化带来的生产连续性问题,我们的策略是先聚焦,一开始只做 2 - 3 个矿的无人驾驶,在单个矿山追求规模。
过去 5 年半我们就干这一件事,第一年能干活,第二年去掉安全员,第三年开始规模化。
2023 年年底我们落地无人矿卡约 300 台,2024 年年底实际运营矿卡近 900 台,营收接近 10 亿元,无人驾驶在矿区累计运营里程超过 3000 万公里。”
三、安全与效率:爆发的双重引擎
为啥矿山无人驾驶行业会在这个时候整体性爆发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矿山事故影响重大,安全生产的压力倒逼智能化提速。
2023 年 2 月,内蒙古自治区一个露天煤矿发生特大矿难,对行业震动很大。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很多矿企开始重视并部署无人矿卡。
从政策文件来看,顶层制度不断加强对智慧矿山的产业指引。
2023 年 3 月,国家能源局提出要推进大型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系统建设与常态化运行;
2023 年 9 月,国家矿山安监局明确限定年产超 3000 万吨的露天煤矿单班入坑作业人数;
2024 年 1 月,国务院安委会提出要提升矿山等行业领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另一方面,经过过去几年的打磨,无人矿卡作业效率显著提升,接近甚至超过人类水平,具备了经济性。
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刘煜冬说,“无人驾驶赛道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产业内玩家基本在 2020 年前后开始试运营,不断打磨技术。以前可能只能达到人工 60% 的效率,现在能达到 95% ,所以具备了大规模扩张的条件。”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也认为,国内已有典型露天煤矿进入成熟应用阶段,起到了示范作用,而且国家和地方在智能化煤矿验收中对无人驾驶技术应用有较大考量,推动更多煤矿布局无人矿卡。
四、谁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目前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市场主要有方案商、主机厂和 IT 厂商三类玩家。
方案商以易控智驾、中科慧拓、踏歌智行、伯镭科技等为代表,提供设计、技术和运营服务,市场份额接近 80% ;
主机厂如三一、同力等,在生产矿用卡车的同时布局无人驾驶矿卡,市场份额约占 15% ;
华为等 IT 厂商也进军了这个领域。
矿山无人驾驶的核心壁垒在于数据与算法深度融合的闭环系统。有专家开玩笑说,“吃多少土,就会形成多少壁垒。”
早期测试环境不好,为了采集数据,研发人员得在现场蹲守。
比如之前在西北某矿山,因为特殊情况人员不能自由流动,研发总监就带着十几位研发人员在矿里住了半年,来保证研发迭代,没想到这反而拉开了和对手的差距。
实际上,场景理解更深刻、数据闭环与算法融合做得更好的厂商,边际效率更高。
要获得数据,离不开矿企支持,所以有规模化运行的公司,数据量越大,就越可能强者恒强。
五、矿外与海外:新的星辰大海
乘用车市场价格战打得火热,自动驾驶供应商也面临新一轮洗牌。
虽然 L4 自动驾驶还没到存量竞争阶段,但玩家越来越多,提前布局很关键。
从矿内延展到矿外,是个不错的商业尝试。
林巧说:“我们会考虑走向矿外,比如把矿石从矿内运到中转站,客户完全复用,技术也可行。”
刘煜冬也解释,矿区内和矿外车辆接近,客户相同,区别在于矿外是结构化道路,像煤矿到火力发电厂的短距离运输,就很适合无人运输。
出海也是业内公司的重要路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报告显示,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露天煤矿产量占比高,结合国际厂商市场布局和海外人力成本,全球露天煤矿无人驾驶市场空间很大。
中国露天矿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技术先进、场景适应性强、性价比高,能满足海外客户需求。
同时,国内企业 “走出去” 战略推动产业链 “组团出海”。
胡心怡表示,未来要大规模复制项目经验,打磨产品,还计划出海。易控智驾更是将总部从北京搬到福建上杭,加强与当地矿企龙头合作,布局海外。
总之,矿山无人驾驶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进发,未来它能否真正成为 L4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 “头啖汤”,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21深度|矿山无人驾驶启动从1到100?L4浪潮再起,特定场景或尝头啖汤》 记者: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