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预期之外,2024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哪些机会?
满投财经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202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炉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成绩,并明确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政策取向。5%的经济目标以及3%的赤字率目标整体上符合市场预期。
一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于国内的投资者而言具有政策风向标的重要作用,其报告亮点往往会成为未来政策的关键发力点,形成政策主线。如何理解2024年的经济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有哪些亮点?本文将对此进行浅析。
01
经济目标——目标求稳但政策积极
先从经济数据方面来看,整体来说2024年的经济目标的倾向稳定,但在财政政策与投资领域上有一些具有变数的布置。经济目标方面,2024年GDP增速预期目标为5%,与2023年目标持平,也与地方两会统计的经济目标预期吻合。相较于2023年,2024年的经济目标低基数效应趋弱,因此整体上相较去年,经济增速的目标是较为积极的,但不多,突出稳增长的目标指向。
CPI目标方面,2024年的通胀预期目标为3%,相对2023年而言算是较为积极的目标。2023年我国通胀整体处于低位运行状态,CPI同比为0.2%,核心CPI同比为0.7%,均低于2022年数据表现,而截至2024年1月,全国CPI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上涨,或进入温和修复区间。想要实现2024年的通胀目标,或需要更多宏观政策,财政政策方面的支持来调控。
赤字率方面,2024年的财政赤字率拟按照3%安排,预算赤字规模4.06万亿元,较2023年初增加1800亿;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3.9万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1000亿元,在赤字率目标上与去年增长幅度较小。
但另一方面,工作报告专门提出“拟连续几年发行不计入赤字率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在2023年底已增发了1万亿国债,其中5000亿结转至2024年使用。因此在财政可用资金上,2024年相较于2023年将有显著增长,对应的广义赤字率也会比2023年更高。
据政府工作报告所述,所发行的专项债将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尽管并未占用赤字率,但期间的“真金白银”或对基建、灾害防治以及其他国家所指向的重大工程领域将形成有效的支撑。预计在两会过后的二、三季度,财政政策的适度发力会为全年的经济增速带来支撑,对应行业也将迎来业绩或估值层面的机会。
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政策出发,未来几年通过不计入赤字率的特别国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是国内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这意味着财政将会在未来几年实现逆周期发力,具有对标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的意味在内,预计对改善物价,提振居民收入会起到积极作用。
02
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或成主轴
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有关部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主线就逐渐出现在各项政策文件中,2024年各地两会,新质生产力同样成为热词。而在本次全国两会上,《报告》再次重申了2024年第一大重点工作任务,即“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最早在2023年9月被提出,从定义上看,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具有新的增长路径,符合更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本质上来说,新质生产力与过去的“科技兴国”“生产力转型”并无太多不同,只是所指向的行业更为具体,重要性更甚。
《报告》再次聚焦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提及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以量子技术、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未来产业。
同时,针对传统产业,政策倾向于通过技术改造将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实现内在统一,焕发新活力,较为典型的便是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车企的过渡,以及火电产业向新能源电力产业的转型,两者并非存废替代,而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首次提出了“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一观点,以求减少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无效投资反复发生。预计未来针对上述行业的投资总额会不断增加,但投向或会更为谨慎,即相较于整个行业的雨露均沾,龙头企业的重磅加码或许会更多。
此外,针对2023年以来的AI浪潮,政府工作报告同样也重点提及有关“人工智能+”行动,指出后续数据要素将进一步推动,其他数据要素相关制度也将尽快落地。从算力需求向上游延伸,算力设施、匹配算力需求的电力供应体系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提速。
而为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有关科教兴国,强化人才要素保障的内容也成为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包括“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等政策或对成人教培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03
推动内需——传统与变革齐头并进
有关提振经济复苏,消费自然是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报告》中,提及扩大内需的抓手有二,分别是“鼓励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推动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一方面,短期推动消费数据走强的核心抓手在于以旧换新,结合此前相关的政策来看,随着新一轮“以旧换新”的行动陆续展开,工程机械、汽车、家电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均有望在2024年迎来新的换代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耐用消费品的加速换代或许会对部分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其影响几何尚需观察。
而有关生产设备、服务设备的更新换代,则更倾向于消费投资相关的内容。结合前文提及的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内容,或许市场中许久未受关注的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和仪表仪器相关的中游企业会迎来需求端的拉升。
同时,在扩大内需的投资方面,《报告》强调政府带动民间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报告提到的重点支持方向包括: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同时提出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至于在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方面,《报告》主要针对国企改革、全国统一大市场、新一轮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而这些内容在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政策中均有所提及,这里不过多赘述。在2024年,上述方向或许均会迎来进一步的政策指引。
04
写在最后——有关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最后,聊一聊有关资本市场的事情。在本次的《报告》中,“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成为当前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而前次两会提及资本市场则是在2022年,提出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时所述。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开篇指出的“社会预期偏弱”现象,可以看出当前政策或更注重于“托底”方面的描述。无论是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增大流动性支持,都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政策新增表述来推动。
整体来看,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方向依旧是“稳增长+化风险”,仅从政策激励,主线指引或是提振市场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和2023年区别不大的年份。尽管政策端透露了一定的积极性,但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向好终究还是需要等待数据回暖,周期更迭所带来的内生修复,这将由新质生产力来主导。随着预期企稳,市场信心的进一步修复,相信市场终会度过悲观周期,重回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