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AI企业超4000家:人才培养和行业拓展获更多融资法门


    在开口闭口必提人工智能的时代,究竟哪些企业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企业?这些新星、老手们的日子过得如何?这些都是产业和市场长远发展所必需了解的背景内容。
    因此,近日,由北京市经信委组织相关单位,通过大量的调研和专题讨论,对外正式发布了《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其中统计数字表明,全国目前共有4040家人工智能企业,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1070家,占比26%。
    全国范围内,获得风险投资的人工智能公司合计1237家(含31家已上市公司),占比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30%,北京市获得风险投资的人工智能企业431家(含12家已上市公司),占比全国获得风险投资的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35%。
    简单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全国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看北京,而进一步,北京市海淀区又是人工智能企业集中爆发且氛围浓厚的重点地区。
    从具体领域来看,中国AI创业数量排名前三名的是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和自然语言处理公司。投资融资额度最高的前三名是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自动驾驶。
    从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涉及的领域来看,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均属于基础层中的“算法”领域,此外基础层还有“数据”和计算芯片、服务器、云服务等“计算”领域。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则属于面向用户和行业的应用层,是直接呈现的应用服务成果,也是普通用户接触最多的终端。从领域来看,当前医疗、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新零售、教育和智慧城市落地最快,也是目前人工智能企业最为集中的行业。
    从行业属性来看,这些行业多数是从传统行业脱胎而来,而且传统业务模式中频繁接触用户,收集大量用户数据和信息,而在互联网时代来袭后又大量将数据“上网”,建成公共服务统一数据库,汇集行业之力打造智慧城市,所以“智慧城市”也成为人工智能企业加速布局的主要战场。
    我们认为,多数人工智能企业选择深耕算法领域,研发自主创新的算法模型,是因为算法是决定人工智能落地具体场景服务能力的关键,凭借中国庞大的用户群体,数据早已不是难事,而计算平台的硬件中,云服务、芯片等也相继取得突破,只是在计算、算法中还与国际领先梯队存在差距,这也是此次白皮书中特意指出“大力发展核心技术,超越布局形成原始创新的重大突破”的原因。
    既然提到创新,创新的驱动力除了资金和行业环境,更重要的是人才体系的支持,这也是北京市拥有人工智能企业1000多家的原因。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等全国过半数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单位都聚集在北京,拥有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都为人工智能产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产学研支持,近日清华大学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而且今年开始将会有高等教育机构招收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这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程正大踏步向全国铺开,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面向实际需求、面向民生社会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出现,在人工智能的落地场景中深耕、研发。
    最后,在人工智能的行业拓展中,此次白皮书也特别指出了北京应利用资源和人才优势大力带动智慧城市发展:
    支持与首都功能匹配的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以应用促发展,以市场带动产业,建设智慧社会和智慧城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融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