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推AI新项目 机器从走近士兵变成“走进”士兵
近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发起名为“教人工智能利用被忽视的数据错漏”(TAILOR)的新项目,试图利用人工智能根据每位士兵的特点,制定精准匹配每个人的最佳干预方案。
干预手段包括饮食、锻炼、脑刺激等等,从而实现“人员绩效最优化”,提高部队战斗力。在发布“智能神经接口”(INI)项目和“人工智能科学和开放世界新奇学习”(SAIL-ON)项目仅仅两个月后,DARPA又提出了这一看似有趣的“量身定制”项目,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奥秘?
实际上,TAILOR项目的核心目标在于,借助科技手段来实现单兵战斗力的最大化。以往由于物资、经费、装备、训练手段等多方面的限制,士兵需要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状态以更好地完成作战任务,这种与外在环境相同步的适应力已被视为士兵应具备的天然能力。部队在拟制训练计划或作战方案的过程中,士兵的个体差异往往作为“干扰项”被忽视、省略乃至消除,因此整体战斗力提升需要以部分“特殊”士兵的适应与调整作为“代价”。而在该项目中,AI的作用是获取精准匹配每位士兵的个性化方案,通过情境推理和迁移学习产生能够具有适应性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结果就是,提升后的部队战斗力不再是平均目标战斗力与士兵数量的乘积,而是每位士兵战斗力最大化的总和。这对于强调单兵作战能力的部队来说,尤其具有现实价值。也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近距离作战杀伤力特遣队”目前对该项目十分关注。
伴随着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作战指挥正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革:就指挥手段而言,正在从手工指挥转向信息指挥;就指挥环境而言,正在从自然环境转向技术环境;就指挥决策而言,则正在从经验决策转向人机决策。作为指挥链条上的信息终端与执行终端,应该说,单兵是作战指挥这一变迁的最直接、最敏锐及最真切的感受者。亦正因此,近年来,无论是美军的“陆地勇士”装备,还是法军的“未来步兵”系统,抑或以色列国防军的“阿诺格”计划,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打造新一代“未来战士”。此次的TAILOR项目是“未来战士”计划的延伸,只是与过去强化单兵作战系统、完善单兵配套武器装备的思路有所不同,美军此次将机器“走近”士兵变为“走进”士兵,利用AI强化士兵本身的战斗力,这一举措也体现了美军第三代AI的研发导向:促进人机融合,使AI系统成为人类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简单的替代者。
人机融合在网络中心战之体系对抗的今天特别具有重要意义。试想,在未来体系对抗的作战指挥中,假如我们的指挥官兼有工程师的技能与军事家的谋略,既深谙现代科技的精髓,又通晓未来战争的胜律,那么,纵然面对瞬息万变的对抗、血腥弥漫的战争,他们也会内心安稳如山,淡然处之。就目前而言,要实现人机融合,技术上的攻关迫在眉睫。比如TAILOR项目需要进行的相关研究就十分复杂,包括机器记忆、预测与数据校准、知识抽取、推理、归纳、表达和自主学习、情绪理解等等,涉及了AI多模态感知与混合交互等前沿研究领域。AI的发展再次提醒我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处的“器”不只是可视的武器装备,更是军队无形的科技实力。
去年3月,DARPA宣布重点开发新的AI技术,即第三代AI,半年后,DARPA开始对其投入20亿美元,同年5月,谷歌发布第三代AI专用处理器TPU3.0。在今年3月的AI学术研讨会上,DARPA副局长彼得·海南透露,DARPA正在推行20多个AI项目和50多个利用AI的项目。TAILOR项目是美军对AI技术关注的缩影,折射了美军始终确保技术优势的军事思维。
正如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所言:“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事实上,由于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其正成为军事变革的重要推手,必将催生新的作战模式,从而彻底改变战争制胜的内在机理。任何一支军队,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与基础科学及前沿技术发展的趋势逆向而行。面对人工智能颠覆未来战争的新时代,要智胜未来,就需要重温下意大利军事家杜黑的名言:“胜利总向那些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而不会向那些等待变化发生后才去适应的人微笑。”面对瞬息万变的新战争,快速迭代的新技术,唯有不断提升科技感知力、科技理解力及科技运用力,才能从容面对智能化战争天空的电闪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