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尬吹的年代,人工智能都落地了些什么?
“相比起 AI,互联网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思维了。”
这样的话能从起家于互联网的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口中说出来并不奇怪。
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到如今我们看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驾驶、智能风控、疾病诊断、个性化推荐等实际应用浸入商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已经走过了62年。
它不像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那样极速颠覆世界,也不像过去工业革命那样摧枯拉朽。但毫无疑问的是,人工智能正在步步为营地影响人类世界的当下与未来。
今天,北京有百度世界大会,南京有腾讯开放合作伙伴大会。他们都花了极大的篇幅探讨各自人工智能的进展。当然还有更多的从业者,阿里、京东、搜狗、滴滴、字节跳动、美团、商汤、科大讯飞等,也都在人工智能行业深度耕耘。
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大公司布局层面,人工智能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AI早已不只是一个前沿的概念。那么究竟AI有哪些应用落地?商业化前景又是如何?到了“收割”的季节了吗?未来还有哪些可能性?
最“亮眼”的交通
出行交通成为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最“亮眼”的领域。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突发事故检测等等都有长足的发展。BAT在这一领域也都有所行动。
各行业人工智能发展基础与市场应用潜力评估
(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罗兰贝格分析)
今年9月底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就正式对外发布了由L4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和感知基站作为主要载体的车路协同技术。杭州市政府向其颁发了无人驾驶路测牌照,这就意味着阿里巴巴的自动驾驶研发工作进入路测阶段。
而腾讯也已经相继拿到了深圳、北京两个城市颁发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并且今年L3已经实现产品落地,将继续在L4、L5上进行技术探索。
在今天的腾讯开放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副总裁钟翔平就详述了腾讯“四横两纵一中台”的智慧出行业务矩阵:四横包括腾讯车联、腾讯自动驾驶、腾讯位置服务,腾讯乘车码;两纵是指腾讯海量内容平台和安全保障系统。而腾讯AI和腾讯云作为中台,提供底层保障,帮助车企建立自己的车联网云平台和超级大脑。
腾讯自动驾驶测试车
百度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则可以说是最早也是决心最大的。
从2013年百度开始着手准备无人驾驶项目,2014年下半年启动研发,2015年初有测试成果,到2017年正式公布Apollo平台,到今年7月全球首款 L4 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量产下线、9月14日开放车路协同,百度的准备相当充分。
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继续展示着百度在出行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百度与一汽集团合作推出的“中国首款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2019年小批量下线示范运行、2020年大批量投放更多城市运营。2019年,搭载Apollo L4自动驾驶能力的“新物种”将达10000台。
智能驾驶还将延展到智能交通,比如车路协同与自主泊车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以一个交通路况复杂的路口为例,人类司机和自动驾驶车车载传感器由于视角和视线的局限,都只能感知到路况信息的一部分,那些看不到的障碍物造成了危险隐患;而车路协同配备了“完美视角”路侧感知设备以后,可以最大限度消除危险隐患。
今天,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还发布了一项升级车内体验的新产品:AR-HUD。这项功能可以把汽车的挡风玻璃变成一块智能大屏幕,把原本需要低头看仪表盘、导航才能知道的那些信息,展示在挡风玻璃上,让汽车司机抬头可见。
其实除了车,百度也在其他领域落地了人工智能。
比如在农业方面,农民通过使用百度云与麦飞科技合作的农业遥感智能监测系统,引入边缘计算,对农作物病虫害实施智能化监测,并完成精准施药,能够将农药使用量降低50%。百度正利用AI能力让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当然,农业的AI化空间还远不止于此。
再比如今天世界大会上百度还推出了 AI 城市“ACE 王牌计划”,将基于百度 Apollo、智能云、百度大脑等技术和能力,打造城市级平台生态,并率先落地北京和上海,让这两个最具典型意义的中国超大城市率先进入AI时代,也算是让AI化的城市治理方案先啃最硬的骨头。目前百度已与海淀区政府合作,利用 AI 技术把海淀公园改造为全球首个 AI 公园,在这里你可以乘坐阿波龙无人驾驶小巴车,体验智能休息亭、AR 太极等,成为智能城市公园的一个小样板间。
从无人车到智能交通、智能城市,再到农业、医疗、工业等多产业,AI在多领域的应用落地成果,无疑是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最想传达的信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