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4万的【捏脸师】,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区块链资讯

    来源 | 吴晓波频道
    作者?|?巴九灵
    编辑|王小疼
    编者按:
    最近,捏脸师成为元宇宙第一批“打工人”,还发了财。
    当下,“创作者经济”正在颠覆传统的经济学。
    一起走近年轻人,看看元宇宙的财富密码究竟是什么?未来,年轻人的创造力或将大有可为。
    
    你觉得“人设”这个词是贬义的吗?
    如果你回答“是”,那你大概率不是Z世代(1995—2010年生人)。
    在80后、90后看来,人设是假的。
    但是对95后来说,人设却是真实的,它是“我”在面对他人时选择展示自己的一部分,当然也包括想象的那一部分。
    前两天和同事聊天,她告诉我,00后甚至还有一个词——“自设”,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设定和要求。
    很多00后都会有“自设”,比如同事女儿的“自设”,就是一个咖紫色头发的少女。
    
    而现在,也已经出现了为他人创建人设的职业。
    在有着“社交元宇宙”之称的Soul中,他们有一个专门的称呼:捏脸师。
    “Ro丶听闻”是Soul个性商城中颇受欢迎的捏脸师之一,仅靠捏脸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近4.5万元。
    Soul的系统机制比较有意思,为了反对“颜值社交”,鼓励精神共鸣,它不允许用户上传照片做头像,只能使用其自带的捏脸系统为自己创造形象。
    但是这套系统的自定义程度极高,仅仅眼睛就有64种形状、44种颜色,还可以手动调节大小、位置。
    于是,很多“手残党”就会选择直接去个性商城购买捏脸师已经完成的作品。
    
    Ro丶听闻的头像作品
    这种捏脸乍一看很像QQ秀,又或者是前两年爆火一时的脸萌和ZEPETO。
    但是它们也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创作者经济系统,即平台提供简单易上手的开放系统,由玩家自行创作,并获得经济收益。
    创作者经济被视为元宇宙的重要标志。
    在美国上市的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其根本就是这个系统。在Roblox上,有超过2000万种体验(即游戏),绝大部分是由用户自己来创造的。
    Soul个性商城从今年6月底上线至今,从用户中审核签约了约80个捏脸师。
    个性商城中平均每个月上传7000—8000个头像,全部由捏脸师自行命名并定价,系统审核后发布。
    这些头像一般分为180、300、420个Soul币三个价格档位,折合人民币约30元、50元和70元。
    也有较为特殊的“限定头像”,每期限量发售10—20个,标价14899 Soul币。
    
    根据Soul的官方数据,购买头像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金额为43.8元,有用户最多购买过53次。18—27岁(Z世代)消费者占比最高,达到50.4%,其次是27—35岁,占比约为40%。
    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Z世代”群体消费趋势》,Z世代之所以对“人设消费”如此热衷,根本上是出于对“我是谁”“我想成为谁”的探索
    很多Z世代都热衷于尝试不同风格的穿搭使用,或者消费不同品牌的产品,以此来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捏脸师Ro、听闻的经验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他告诉我们,很多来找他定制头像的顾客,往往会选择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截然相反的风格。
    例如性格内向的人,就喜欢风格更为大胆和视觉冲击更为强烈的头像。
    
    小星星是一个29岁的姑娘,我下午3点半关注了她的Soul账号,两个小时后,等我再次打开她的主页,发现她已经换了新头像。
    据她自己说,平均每2—3天会换一个新头像,显然,她有点低估自己了。
    而她所有的头像,都来自“草草盖盖”。
    盖盖,是Soul上的“黑话”,意思是“小哥哥”。而她口中的“草草盖盖”,是一位名叫“普罗旺斯最迷薰衣草”的捏脸师,也是Soul签约的第一批捏脸师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普罗旺斯最迷薰衣草”的身份是一位31岁的摄影师,平时工作以策划婚礼为主。
    对他而言,在Soul上捏脸更像是纯粹的艺术创作,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限的创作灵感,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便任由他随意挥洒。
    通过对系统中既有素材进行叠加、遮挡、变形,捏脸师可以设计出远超出“脸”这个范畴的头像,比如人物背影、珍奇动物、意境风景。
    
    成熟的捏脸师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创作完成一个新的头像,艺术类的创作头像花费时间更长一点,但人们仍然愿意为此进行相对高额的花费。
    劳动决定价值理论是传统经济学的支柱,但是在虚拟世界中,大量的数字商品与劳动没有正比例的线性关系,比如你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创造出一幢摩天大楼。
    “创作者经济”正在颠覆传统的经济学。
    人们购买数字产品,更多是基于对产品的价值认同——这种价值是由买卖双方共同赋予的,就像你欣赏一个捏脸师的“风格”,就愿意为他的作品买单,而这个捏脸师也会为你进行专门的创作。
    它更类似于我们对奢侈品或艺术品的消费逻辑。
    小星星与“草草盖盖”已然形成一种类似于奢侈品的客户关系。在Soul个性商城上线前,每隔三五天,捏脸师就会将他为小星星捏制的专属头像发给她。
    而小星星亦照单全收,每个头像花费30—300元不等。
    “我特别喜欢草草盖盖捏的头像,他的风格很独特,和别人都不一样。”
    而在喵小仙看来,每一个头像,都能反映出用户的内心情况:
    “即便是一个纯白的头像,也能解读出很多信息。”
    
    喵小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每个周末她都会创建一个群聊房间,名字叫“通过看头像解析你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这个房间一定是当晚最火爆的房间之一,人们用虚拟的头像来隐藏真实的自己,却又期待被“看透”的感觉。
    在我无意走进那个房间的晚上,有一个姑娘在喵小仙分析完她的头像后,当场泣不成声。
    凭借这种“引流方式”,喵小仙获得了不少关注,还有不少人找她进行付费的心理咨询。
    今年,喵小仙通过Soul获得的心理咨询收入,已经超过了20万元,超过了因疫情而深受影响的线下工作室所遭受的损失。
    也正是因为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关注精神世界的领域,愿意为“人设”“自设”等代表了自我探索的事物进行消费,让认同决定价值的比重变得越来越高,“创作者经济”才有可能成为元宇宙的基本规则。
    
    那么Z世代的内心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麦肯世界集团出具的一份报告里,总结了6个关于Z世代的真相。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点,是Z世代的“普通人生哲学”:
    中国Z世代梦想的前三名中有一个便是“做个普通人”。
    在Z世代之前的每一代中国人,都有较为集中的大众偶像,比如:政治家、明星、企业家、作家、运动员……
    但是在Z世代那里,已经很难找出一个具有普遍共识的大众偶像了。
    更常见的是,他们将自己的崇拜分解成无数的部分,投注到各个垂直领域中。这些偶像(包括各种博主、UP主、达人、KOL、流量明星、捏脸师、画师、写小说的太太……)共同组成了他们完整的期待。
    他们的人设逻辑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验证——人设是真实的,也是片面的。
    
    根据麦肯的这份报告,72%的Z世代认为,比起消费和事业,个人在某领域的深刻见解和成果更能代表自己,60%的Z世代将“失败”视为正面积极的事情。
    因此,普通人生意味要用“创造”不断地去“重写日常”。
    七年前我在香港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在班上问了一个问题:对你们来说,未来是什么样的呢?
    内地的学生和香港本地的学生给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回答,前者是阳光灿烂,后者是一片灰暗。
    在一个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环境下,年轻人对精神世界的感知却反而容易压抑,资源的稀缺让年轻人的活动变成零和博弈。
    他们所能够去改变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创造是无用的,结果可能只是在重写日常。
    而元宇宙之于Z世代的意义正在于此。
    因为在虚拟世界中,稀缺的资源和现实世界不同。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现实世界中,决定楼盘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地段,距离地铁站的远近决定了你要在路上花费的时间,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但是在虚拟世界中,你想要去往一个地方,输入坐标就可以瞬间到达。
    
    那元宇宙里会有“热门楼盘”吗?会。
    比如,当某个地方驻扎了某个二次元的明星,聚合了二次元的展馆、周边、体验场景,那么那个地方就会成为二次元爱好者的耶路撒冷。
    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认同决定价值,年轻人的创造力将大有可为,而不仅仅只是用来“重写日常”。
    创造力、艺术性、社交关系,是一个技术成熟的元宇宙里真正“稀缺”的资源。
    
    刘慈欣说,元宇宙将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神内卷,我觉得这话对,也不对。
    精神内卷并不是虚拟世界的结果,而是原因,是现实世界的物质内卷使Z世代将目光投注在虚拟世界。
    95年出生的李雪琴说,自己真的很喜欢社交软件,因为它有效避免了社交。
    这成为当下年轻人社交的真实写照——“现实人均社恐,而线上遍地社牛”。
    这背后是他们既向往又“排斥”建立亲密的关系——68%的Z世代喜欢App社交多过真人,61%的Z世代回避接电话,63%的Z世代享受孤独。
    喵小仙说,虽然很多人因为“头像分析性格”关注她,但是真正来咨询的,永远是现实中的烦恼:“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越来越窄,年轻人越来越孤独。”
    年轻的朋友们享受更为简单和纯粹的社交关系,和现实相比,它显得很“轻”,并不需要在我们心里留下太过强烈和深刻的痕迹。
    所以Z世代也非常注重即时满足,形成了“情绪消费”或者说“自愉消费”的趋势。
    每天换一个捏脸头像,轻则像是每天喝一杯奶茶,抑或是拆快递的那个片刻;
    重则像是重启了人生,改头换面,用一个新的人设去走进新的聊天室、认识新的人。
    这种轻和重的矛盾平衡和奇妙呼应,变成一种纯粹的消费乐趣。
    买东西,不追求功效、作用、能带来多大收益,仅仅只是为了即时满足和自我愉悦。诚如麦肯在报告中所言:
    
即兴的背后,是对自我更新身份的认知,当下的感受比什么都重要。

    但对于这一点,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却提出了另一种可能。
    他们定义元宇宙为“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基于拓展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和去中心化将使得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产生连接,并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而不同的用户在社区中生产内容、消费内容和破坏内容的行为中产生了强关联,这将成为新时代虚拟世界中的社交形式。

    
    用户通过内容创造形成社群认同
    我理解,这里的“新时代虚拟世界”即指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互连接产生的“元宇宙”,因此,这种社交和我们目前所理解的社交——
    不管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都不太一样,它不是关掉电脑就不存在的关系,而是基于我们自己的创造活动而产生出的强连接和强社交,就像小星星和捏脸师“草草盖盖”的关系,既是消费关系,也带着彼此价值观的认同。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捏脸师会成为元宇宙第一批“打工人”的原因。
    为Z世代创造一个或者多个新人设,让他们可以通过自我身份的更新不重复地感受当下,激活用户在新环境进行创造的欲望,在消费者和创作者的身份中相互转化,各自建设元宇宙。
    
    对元宇宙的讨论,总是离不开Z世代。
    Roblox是首个将“元宇宙”写入招股说明书的公司,今年3月10日在纽交所上市后,股价涨幅接近10倍,也引发了今年一整年,从西半球到东半球的“元宇宙”狂热。
    但是抛开那些商业幻想,退回本质的数字,我们看到在Roblox高达3710万的平均日活用户中,25岁以上的青年人仅占15%。
    这才是Roblox真正的致富密码,和通往未来的钥匙。
    不管是在哪一种文化中,年轻人都是最主要的参与力量和发酵因素。
    不管是虚拟世界还是星辰大海,真正走向未来的并主导未来的,永远都是年轻人。
    很多人觉得疫情催生了元宇宙,因为在全世界被病毒封锁的这段时间,人们被迫关在家里,于是出现了线上办公、线上娱乐的热潮。
    在2020—2021的疫情中后期,出现了第一场“元宇宙的演唱会”、第一场“云毕业典礼”,出现了Soul、动物森友会等线上社交的场景热潮。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在《我的世界》中举办2020毕业典礼
    但是,从另一种非物理性的时间维度来看:元宇宙爆火于Z世代即将成为消费主力的前夜。
    2021年,第一批完成大学学业的00后开始踏入职场,而95后中的不少人,已经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职场老兵。
    这意味着,因为他们开始挣钱,也开始花自己的钱,他们的消费能力正在被激活。
    这种消费能力和他们成长过程中依托于小康家庭所具备的消费力截然不同,而是完全包含着他们这一代消费观念的释放。
    这意味着,类似“捏脸师”这样的职业仅仅是全新经济模式下的一个切入口,通过它,我们也得以窥见下一个互联网时代商业世界的缤纷一角。
    同事那个00后的女儿,加入了某个动漫人物创作的小圈子。
    在这个圈子里,大家经常相互交换绘画作品,偶尔也能“挣个5块10块20块”。
    有一天,她看到了一幅画像,上面画着一个紫发的小姑娘。她觉得这幅画和自己很像,于是提出用自己的画作进行交换,并额外出10元人民币“买断”这幅画像,作为自设的展示。
    你看,当70后、80后和90后还在疯狂地想要搞懂“元宇宙”是什么的时候,Z世代却已经天然地理解并遵循其生存法则,他们或将成为元宇宙的初世代,他们的需求塑造未来。
    当然,元宇宙的到来或许还需要时间。
    不仅仅是技术发展距离能实现一个真正高沉浸、去中心化甚至与现实连接的虚拟世界还很遥远,更重要的是元宇宙原住民的生存现状,可能连2G都没有……?
    
    参考资料:
    1. 《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
    2. 《the truth about GEN Z in China》,McCANN
    3. 《元宇宙深度报告:元宇宙的未来猜想和投资机遇》,中信证券研究部·前瞻研究
    4. 《元宇宙》,赵国栋、易欢欢、徐远重著
    5. 《“Z世代”群体消费趋势研究报告》,苏宁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