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仓储建设加速 看人工智能企业如何构建物流机器人“大脑”


    根据eMarketer的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在线销售额将达到3.578万亿美元,比2015年的1.671万亿美元增长47%。全渠道购物的指数增长,以及对快速商品交付的需求正在重新定义产品分销方式,智慧仓储的搭建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无论是物流企业亦或者是旷视等人工智能企业,纷纷发挥所长,在物流仓储领域耕耘。
    在2019年初,作为AIoT领域的智能物联方案专家旷视就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先业界首发了机器人网络协同操作系统——旷视河图(HETU),用以解决传统的仓储物流企业人工成本高、项目实施周期长、多类设备难协同、运营维护难等痛点问题。
    
    图:旷视推出的机器人网络协同操作系统旷视河图
    旷视河图能够通过机器人与仓储物流业务的快速集成,实现一站式解决规划、仿真、实施、运营全流程。它主要包括控制层、算法层、数字化层三个层次,其中旷视自研原创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框架Brain++则为其算法训练、模型优化及部署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底层支持。
    那么旷视河图这样的机器人网络协同操作系统在物流仓储领域扮演着什么角色?在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看来,旷视河图扮演的是决策器角色。他认为,IoT未来有三种角色,分别是传感器、执行器和决策器。物流场景或其他AIoT场景,都应该围绕这三个角色进行创新。
    其中,传感器能够把物理世界进行数据化并进行汇集,如摄像头、扫码枪等;执行器在不同场景下有很多种,在物流仓储场景,AGV、AMR、机械臂、输送线,甚至是人都是一个执行单位;决策器则是指挥传感器和执行器,能够让它们更好地联动起来。因此,作为旷视AIoT战略的组成部分,旷视河图在物流场景的创新主要是“做更好的决策器”,并具备生态连接、协同智能、数字孪生三大特征。
    旷视河图的核心是连接不同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使它们能够有一个统一的大脑指挥所有的设备一起来行动,最后完成仓储的作业任务。在唐文斌看来,旷视河图能够从作业的层面让所有的设备高效的协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旷视河图是一个一站式的WCS:“旷视河图控制了所有的设备,也接管了一部分WMS的工作,通过这个方式让仓库拥有一个大脑,从而让仓库中的设备更加智能地动起来”。与此同时,旷视河图还能从规划设计阶段,到仿真模拟,到部署实施和运营监控,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并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孪生。
    采用多品牌设备进行生产或运营在物流仓储等场景下是极其正常的,但这也意味着企业在对接不同的硬件设备时,需要承受无法避免的切换成本。而旷视河图的三大特征就能解决这一痛点,让企业不再担心不同系统的对接方案和成本。
    目前,旷视河图已连接旷视自主设计、生产的智能机器人以及多种接入设备,包括心怡、科捷、鲸仓的WMS 系统等软件,和MUJIN 拆码垛机器人、拆零拣选机器人等硬件设备,可以实现500台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并在电商大考的“双11”当天拆零出仓超过8万箱,刷新了“单仓机器人集群作业”纪录。同时也落地电力、快消、教育等行业,加速传统行业供应链智能化。
    传统的仓储管理中存在诸多弊端,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加大装备技术升级力度,也可进一步提升仓储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有效解决仓储物流管理的现存痛点。据国家级专项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达到150台/万人。据此计算,在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可达到459亿元。同时,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的72%,其中控制系统占比12%。可以预见,AI赋能仓储物流乃至更多的制造业场景已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旷视河图也将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