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心情不好,没有人工智能你怎么知道?


    在Richard Watson将200个遥控器大小的发射器绑在奶牛肚子上的两个月之后,Ida人工智能系统给他打来电话报告紧急状况——奶牛在进食及准备授精时,会感觉不舒服。
    而身在乔治亚州其它几座毗邻牧场的牧民们则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并没能给他们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当一头牛体温过高时,它会趴在其它奶牛的身上。因此他们会在奶牛们的背上涂点油漆,再根据腹部沾染的情况来判断哪些牛只可能存在健康问题。就这么简单——需要人工智能吗?
    乔治亚州迪耶林市的第四代奶农Mark Rodgers表示,“只需要看着奶牛的眼睛,我就能判断它的健康状况如何。”他的父亲已经82岁了,仍在驾驶拖拉机。“没错,上帝告诉我们,‘这就是你们该做的’。我们不会素描、不懂油画,但我们真的很擅长养牛。”
    高深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美国人的工作方式。各厂商持续提供功能强大的软件,能够读取并响应众多数据,并帮助工作人员节约时间与精力。
    然而,人工智能的出现也引发了紧张的气氛。特别是在牧场这样低调且传统的环境——面对一群奶牛时,新兴技术能否击败传统直觉?
    Watson农场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方案名为Ida,即“智能奶农助手”,能够追踪奶牛的微波动作并对其进行图形分析。人工智能将利用这些“实时奶牛分析数据”评估其进食与活动情况,进而预测健康问题——例如跛行或乳房感染等。
    尽管这种极为复杂的优化方式听起来很蠢——特别是把其与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的奶牛放在一起,但Watson表示这能够有效解决奶牛过早死亡所带来的每年数十万美元损失。
    Ida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引起了部分牧民的兴趣,他们希望借此降低牛奶生产成本并解决人员紧缺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尽管卡车司机与收银员将人工智能视为引发失业的罪魁祸首,但农民们表示由于如今已经鲜有年轻人愿意从事农活,因此他们正长期处于劳动力紧张的状态之下。
    来自荷兰的开发团队Connecterra利用TensorFlow(TensorFlow是谷歌公司为其自身应用开发出的大规模人工智能工具集,并在2015年正式将其向公众开放)构建起Ida。该公司CEO Sundar Pichai在今年1月在采访中表示,人工智能堪称“人类正在努力研究的最为重要的方向之一”,其历史意义甚至“高于电或火”。(很遗憾,他没有提到奶牛。)
    Watson的农场是Hart农产品品牌旗下的三大农场之一,而他在采访中拿出iPhone展示自己的Ida应用。他表示,自己的牛群中存在“三种需要检查的潜在健康问题”:14433号牛进食量较少,而10172号与3522号则“反刍”或咀嚼不足,这可能代表着它们感觉不适。应用中的授精计数为零,以绿色标记表示。
    出生于新西兰的Watson今年46岁,身高6英尺4英寸,看起来如橄榄球运动员一般壮硕——他确实曾在九十年代末担任半职业球队“飓风队”的线卫。在那之后,他开始在乔治亚大学领导一项放牧研究计划,并大力倡导散养化放牧方式——即让奶牛们自由自在地在牧场上漫步及进食。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