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秒制作短视频,5秒发布热点新闻:人工智能时代正带来又一次媒体革命
科技杂谈12月27日,中国第一个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媒体大脑"在成都正式发布。
平台开发方新华社宣布,今年世界杯期间,该平台上最快一条进球短视频,从进球到发布仅耗时6秒,而整个平台日均产量可以达到1万条。
同一天,"权健事件"爆出后,新浪新闻只用了300多秒,就上线相关专题,并完成了推荐。
据新浪新闻透露,"5秒发出热点新闻,5-10分钟搭建专题上线"已经成为其稳定输出的标准能力,仅仅在2018年,新浪新闻就已经以同样的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超过400个新闻专题。
普通用户很难理解,这两个数据背后,意义深远的行业质变。
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但从杂志、报纸、网站、广播、电视、网站到APP,从以月、以周为周期,到以天、以小时甚至以分钟,每一次新闻的时效缩减,背后都离不开媒体形态或技术的升级。
而现在,伴随人工智能算法的驱动力,与专业的新闻生产能力完成协同,我们已经迎来媒体能力的又一轮进化。
【1】
过去10多年来,以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为起点,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崛起为转折,全球媒体行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变化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内容的供给。
一方面,新闻不再必须由专业的机构生产,而是转变为海量的UGC,每个机构、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作为新闻的目击者、发布者、传播者和评论者,参与到内容传播的整个过程当中。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逐渐参与到新闻生产之中。
比如,《华盛顿邮报》在使用"Truth Teller"核实新闻的准确性;《洛杉矶时报》通过智能系统处理地震突发新闻;路透社利用"Open Calais"帮助编辑审稿;《卫报》利用人工智能筛选网络热文,生成实验性纸媒产品。
而在国内,新华社、腾讯、今日头条、百度、咪咕、第一财经等也都研发出了各自的"写稿机器人"或"AI剪辑师"。
第二个层面,是内容的分发。
在过去的新闻业里,无论电视、报纸、广播还是网络新闻,内容的分发都是中心化的。
而现在,这个过程已经走向两极分化。
一条道路,是去中心化,依靠用户的分享传播,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病毒式的裂变。
另一条道路,是强中心化,由平台根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主动判断用户的兴趣,进而实现"千人千面"的定向推荐。
前一条路有代表,是微博和微信,后一条路的代表,当数今日头条。
两条路,各有优劣。
去中心化不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更导致无效信息、虚拟信息的泛滥成灾它;而兴趣推荐带来的"信息茧房"和"信息垃圾场"效应也倍受争议。
但无论如何,这两条道路都代表了媒体的进化方向,它们也都演变出了强大的自净化机制,一直在加速发展。
【2】
上面这些变化中,社交网络和自媒体已经成为大势,兴趣分发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但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内容生产供给,一直还处于摸索阶段。
其原因在于,大多数新闻的创作,无论是稿件的主题方向范围,还是采访与资料的整理取舍,还是评论的立场观点乃至论点论据,每一个过程都是非标准化的,各种内容信息之间也存在近乎于无限大的关联性与扩展性。
这意味着,深度学习算法很难独立做好新闻的处理与加工。
所以,除了证券、比赛等少量相对标准的领域,人工智能此前一直缺少真正普遍适用的、而且具有标志意义的应用案例。
所以我们看到,即使是今日头条、腾讯、百度这样具有强大技术实力的公司,他们的新闻内容,依然基本来自于传统媒体、自媒体或是人工自采。
即使到最近,今日头条的"10万创作者V计划",一点资讯的"清朗计划",微信7.0改版的"时刻视频"和新版"看一看",也都是以争夺和利用自媒体的内容为核心战场。
但实际上,人工智能与专业新闻生产的结合,也已经出现了新变化。
比如,今年世界杯期间,咪咕上线的"智能AI直播剪辑官",通过人工智能准确识别进球、射门、角球等7大场景和世界杯所有球队、球员,模拟人工剪辑师进行工作精彩内容剪辑,将短视频的剪辑速度,从10分钟缩短至10秒以内。其中,由AI剪辑的C罗进球短视频,短短一天内,在咪咕视频手机客户端的观看人次就突破了1亿次。
比如,新华社今天发布的"媒体大脑",国内各媒体机构只要通过认证后,就可以调用它的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新闻分发、采蜜、版权监测、人脸核查、用户画像、智能会话、语音合成八个模块服务内容,对包括线索、策划、采访、生产、分发、反馈在内的全新闻链路提供协助。
可以预期,更多人工智能带来的内容生产变革,还将不断出现,并带来更大改变。
【3】
人工智能的介入,在很多环节已经极大地提升了新闻内容的生产效率。
但无论是新闻人物本身的人脉与资源构建,还是对事件的分析研判和尺度把握,短时间内都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最具想象力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如何做好人工+智能。
在这方面,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是新浪新闻。
虽然现在,社交媒体和智能分发平台日见强势,但在这些平台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近年来很多由社交网络引爆的热点事件,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事实性的反转。
所以,更具权威性、专业性,能帮助用户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了解热点新闻的新闻门户,也重新受到用户的认可。
比如腾讯新闻的"深网"、"一线",网易新闻的"新闻各有态度",新浪新闻的"新浪会客厅"等优质热点栏目,都有很好的口碑。
而在这些年的演变过程中,新闻门户自身也在适应时代,持续演进,不断提高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
比如新浪的热点新闻,之所以能一直保持"5秒内发出新闻,专题5-10分钟搭建上线"的硬指标,背后就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
其中,最重要的是热点线索的智能捕捉系统——鹰眼。
鹰眼不仅能自动抓取新浪微博的热门内容,还能实时捕捉明星或大V的微博动态,对即将发生的热点话题进行预判。比如男女明星账号之间的互动突然变得频繁,或是与某个事件相关的关键词热度快速升高,鹰眼系统就能嗅探出可能即将发生的新闻,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从而先于热点出现,提前捕捉线索,预先做好内容的组织准备。
与此同时,新浪新闻内部也有硬性规定,"每个编辑都要关注1000到2000个与工作有关的微博账号";新浪旗下的黑猫投诉平台还通过UGC聚拢线索,从中发现即将出现的热点新闻线索。比如ofo小黄车的用户投诉突然增多,就成为了后续热点"小黄车退押金"新闻事件的重要线索。
这样,通过机器+人工,形成一张辐射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热点嗅探网络,新浪得以实现超前一步发掘热点,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以最快速度完成反应。
在此基础上,新浪新闻通过人工筛选把关处理的方式,弥补AI不足,确保了新闻内容的真实、准确、深入;再通过全媒体矩阵的信息分发,最终让热点内容在第一时间实现了最有效的用户触达。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种在传统媒体时代无法想象的效率,终于成为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新闻也还在不断进化。
比如近日上线的"24小时热榜",就可以让用户在信息流之中,更及时地获知和追踪热点新闻。
可以看到,虽然AI还不够成熟,但配合专业化的新闻处理能力,新闻传播已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带给媒体的改变,远远不止是"兴趣分发",也不会止步于新浪热点。它带给我们的变化,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