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AI开放平台的“生意经”
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代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引擎之一,从概念泛起-算法涌现-算力升级再到嵌入到诸多垂直行业的实际应用场景形成场景解决方案,这几年来,各行各业对于人工智能的下沉落地都在积极推进。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高技术门槛的赋能技术,在过去几年的落地应用过程当中,一直都有用户反馈“应用成本高”的问题。这个应用成本不光包括升级到AI系统的硬件成本支出上,也反映在用户想要引入一套AI系统需要投入的安装部署、人力(根据业务做二次开发)、培训(对员工进行新系统的使用规范相关培训)等相关成本支出上。因此,面对用户对于降低AI应用成本的主流诉求,很多提供AI产品和技术服务的企业也都在致力于推进AI的普惠化以及降低AI技术的应用门槛。
我们知道,AI的落地需要具备数据、算法、算力、产品和系统等几大条件。首先是数据,发展智能技术需要海量的训练数据;二是算法,要有较强的AI算法设计能力;三是计算能力,AI算法的训练和部署都需要庞大算力的支撑;再就是产品,人工智能的能力需要硬件产品承载;最后是系统,要有完整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这些条件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而言,仍然具有一定门槛。也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之下,从2017年开始,业内包括百度、京东、腾讯、科大讯飞等科技大佬均陆续推出了自有的AI开放平台,对外开放面向不同行业用户的基础AI能力,如语音技术、图像技术、文字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音处理等。当然,每一家平台的产品和业务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
AI开放平台 打造AI应用资源库 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
科大讯飞AI开放平台 京东AI开放平台
腾讯优图AI开放平台
网易AI平台
旷视 Face++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目前几大头部科技企业推出的AI开放平台当中,基础AI能力都包含文字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模块。百度大脑、京东AI开放平台、科大讯飞这几大平台推出的AI产品服务相对更全面丰富。腾讯优图平台更强调基于AI的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旷视作为一家从人脸识别算法起家的算法公司,目前开放的AI技术能力仍然是围绕着人脸识别展开,逐渐拓展到人体识别、手势识别、人像处理等方面。
几大AI开放平台都开放了API、SDK接口,可方便开发者或者用户用最简单的方式即可接入或调用相关AI技术能力。对一些开发者和B端企业用户而言,开放平台更像是一个AI商城,提供算法、产品、数据、解决方案甚至是商业项目等多元化的资源,也让用户获取这些AI产品和服务变得更为简单和方便。
AI开放平台开启技术付费模式
对于用户颇为关注的价格问题,从部分公开了计费模式的平台来看,常见的计费模式主要有按量计费、包时(天/月)计费等。顾名思义,按量计费主要是根据API调用即时扣费,用户使用多少,支付多少。以业内某人脸算法厂商的人脸产品为例,不同人脸技术的API调用计费如下,统计调用次数收费。
包时(天/月)计费模式则是按月或按天购买指定API组的QPS配额,用户在付费时段内可以无 限 量调用。一般平台为了吸引企业级用户,会免费赠送2-10QPS不等,QPS可按月或按天灵活购买扩充。以人脸识别产品为例,现阶段 ,不同平台的QPS包时计费也有很大的差异,从30元/天/QPS到100元/天/QPS 的价格不等。
注:QPS(query per second)指每秒向服务发送的请求数量峰值,相当于每个API接口每秒可以允许请求的并发上限 量。
A公司人脸识别API包时计费(人脸识别基础在线服务包括人脸检测/属性识别、人脸对比、人脸搜索、人脸库管理、在线活体检测)
B公司人脸识别API包时计费
还有一种计费模式是授权计费,主要针对人脸识别离线SDK产品,根据设备授权数量收取费用。不同的平台收费制度不一样,以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为例,其人脸离线SDK采用累计阶梯计费,随着购买数量的增加,授权单价将会降低。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