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AIoT+智慧城市峰会:架构、赋能及使能
12月20日,2018深圳国际电子展在会展中心拉开帷幕。雷锋网主办“2018AIoT+智慧城市峰会”同日召开,来自清华大学、BAT、华为等学术和产业界大咖带来精彩的主题分享,探讨AIoT技术未来的方向和智慧城市建设前沿思想与应用成果。
会上,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副主任尹首一教授分享了AI芯片的发展趋势;BAT、华为、京东等结合各自在平台、大数据、云计算、AI和IOT领域的优势,构建智慧城市的不同方案和取得的成果。
纵观嘉宾们的演讲,有三个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值得行业参考:架构、使能、赋能。
架构:AIoT不是简单相加
AIoT被大家简单的理解为AI+IoT,已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但AIoT+智慧城市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地理解为:AI+IoT+智慧城市。
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副主任、微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尹首一表示:目前的人工智能服务几乎都在云端,万物智联时代人工智能从云端到无处不在。要满足各种场景下AI计算的需求,需要权衡AI芯片的算力和功耗的关系。
他认为:未来AI计算芯片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可编程、计算/内存访问友好型、超高能效/超低功耗。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已压缩到1比特,硬件架构的运算还不能满足毫瓦级甚至更高标准的需求。
尹首一在演讲中引用图灵奖得主大卫·帕特森的话,表示AIoT+智慧城市,对AI芯片的性能提出的更高需求,“计算机架构迎来黄金时代”。
架构个词也多次出现在多数其他演讲嘉宾的职位和演讲中。很显然,在AIoT+智慧城市这个领域,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把各子系统拼凑起来,糅合在一起,架构才是AIoT+智慧城市的正确打开方式。
赋能OR使能适用最好
无论是“AI+”,还是“+AI”,人工智能和其他行业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人工智能的应用发挥的是赋能,还是使能的作用呢?在这次的峰会上,笔者发现华为Ocean Connect物联网平台首席架构师苗彩霞带来的演讲中介绍,华为IoT平台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智能社会关键使能器。
阿里云IoT赋能智慧城市的定位,则以解决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痛点为出发点, 通过全面搭建IoT基础设施,打造使能平台,完善生态系统推动物联网向智联网发展。
据了解,赋能强调的是增强赋能企业自身的生态系统;使能则是通过使能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增强了被使能企业的竞争优势,放大被使能企业价值空间。
毫无疑问,在产业生态里面,无论是华为、还是BAT这类大型的平台方,推出的AIoT+智慧城市方案,都有自己的战略考量。赋能还是使能,作为它们和中小企业或第三方合作的有效模式,没有对错,合适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