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AI骚扰电话靠罚款行吗?
近日,为了加强对AI骚扰电话的治理力度,美国国会通过了《机器人电话滥用犯罪执法威慑法案》。该法案规定,AI骚扰电话每通至多可罚款1万美元。
正在专心致志上班的你,突然听到手机铃声响起,拿起来一看,果然,是个骚扰电话……相信这一幕很多人都有遇到,甚至是每天都有出现。骚扰电话还好,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诈骗电话的危害性无疑更好。除了电话骚扰,近年来一些骚扰短信、垃圾短信也日趋增多,惹人烦厌。
烦扰的不只是咱们,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也感同身受。近日,为了加强对AI骚扰电话的治理力度,美国国会通过了《机器人电话滥用犯罪执法威慑法案》。不管是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还是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都选择快速对这部法案放行,可见美国上下对于AI骚扰电话的厌恶态度。
据悉,该法案尚待美国总统签字,待签字过后就将正式成为法律。该法案为有效打击AI骚扰电话,对罚款额度进行了大幅提升,从1500美元封顶提高到了1万美元封顶。也就是说,如果监管部门认为某一起AI骚扰电话事件属于严重性质,那么很有可能每一通电话就要被罚1万美元。
巨额罚款能够解决问题吗?
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万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几乎相当于普通上班族近一年的收入。而且,这还只是一通电话的罚款。要知道,AI骚扰电话都是由机器人拨出,日均拨打几百几千个甚至上万个那都是基础的。
早几年,美国就有一名男子被罚款1.2亿美元,因为他使用机器人拨出了9600万通骚扰电话。按理说,这样的案例一出,足以震慑不法分子了吧?并非如此。据悉,美国近两年来AI骚扰电话情况仍然愈发严重,拨出次数持续上升。可见,罚款并不能完全根治这一问题。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AI骚扰电话的技术会越发成熟,在执法部门的打击下,相关非法行为也将更为隐蔽。因此,即便是大幅提升了罚款,提高了威慑效果,但是要想解决AI骚扰电话治理问题,还得从技术、法律、执法等多个方面同步着手,全面强化针对性治理能力。
何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与美国相似,中国也是人工智能发展大国,也面临着AI骚扰电话难题。2019年11月,我国工信部曾公布《关于推进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对骚扰电话产业问题重锤整治并作严格规范。此番美国通过的《机器人电话滥用犯罪执法威慑法案》,对于我国而言,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AI骚扰电话所凭借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其实,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成为打击AI骚扰电话的重要助力。正如人工智能技术被黑客所应用,使得网络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但反过头来,监管机构也能利用人工智能来保护网络安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监管部门可以对AI骚扰电话疑似拨出来源及信号进行监测、识别、跟踪和分析,能够及时掌握情况并作出应对。因此,面对人工智能这柄新时代的科技利刃,我们应当加快完善其标准规范、应用制度,并且推动伦理道德体系的建设,从而形成合力,化解治理困境。
当然,AI骚扰电话只是人工智能利弊之争中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人工智能也好,机器人也好,其未来都将走上规模化普及之路,应用范围会越开越广,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越来越多地与人接触、合作。对于弊处,我们坚持强力打击,而对于益处,我们也许正确认知、更好地进行利用,以造福社会、服务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