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烧钱、盈利难!优必选有何底气冲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银箭财经

    一面是《流浪地球2》《三体》等科幻类影视作品热映,一面是微软、谷歌、百度科技巨头引领的ChatGPT概念狂欢,2023年开局再次把人们对AI、机器人的期待与幻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与此同时,一场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IPO受到大家的关注,这就是深耕人形机器人的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必选)。2023年1月31日,优必选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独家保荐机构国泰君安国际。
    身为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独角兽,优必选一直以“机器人成就梦想”为愿景,希望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迈向人机共存的社会。优必选的梦想很丰满,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却仍旧艰难,这导致其近年来仍旧处于亏损状态。那么,优必选冲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胜算几何呢?
    一、腾讯为最大股东、五年业绩增长千倍、四登春晚,优必选自带“光环”?
    公众眼中,优必选似乎都是一种“优等生”的形象。
    从行业角度来说,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确是“朝阳行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自2021年至2026年,中国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以27.2%的年复合增长率,由467亿元增至人民币1558亿元。可见,优必选是个“潜力股”。
    这个“潜力股”还优秀。优必选科技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量产交付的人形机器人,更是全球率先将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成本降低至10万美元以下的公司。其在《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中名列186位,估值大约300亿。
    而且,优必选旗下机器人在2016年、2018年、2019年、2021年四登央视春晚。2022年其悟空机器人还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参与演出,同年10月,旗下“Walker”作为中国硬科技的代表,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担任“智能导览讲解员”。
    优必选一套“履历”下来,妥妥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并且,在多年前众多人工智能困于商业化落地与营收增长时,优必选曾取得过5年业绩增长千倍的成绩。
    据新浪财经2019年一篇名为《优必选5年销售额1000倍,获科创版潜力企业百强提名》报道中提及:据官方公开消息,2014年优必选的销售额仅有200万元,2017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18年的预计销售额是超过20亿元。如果2018年顺利实现销售目标,意味着优必选5年时间内,销售额实现1000倍增长。
    这样的成绩,自然少不了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据天眼查显示,优必选从2013年完成天使轮融资至今已完成9轮融。其中2018年5月由腾讯资本领投,工商银行、海尔资本、民生证券等跟投,价值8.2亿美元的C轮融资刷新了当时AI领域单轮融资纪录。
    二、业绩撕开优等生“假面”,优必选能否走出“商业化围城”?
    然而,一份冲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招股书》,揭开了优必选优等生的“假面”。
    据其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与2022年前三季度优必选实现营收分别为7.4亿元、8.2亿元和5.29亿元。同期,优必选净亏损为7.07亿元、9.18亿元及7.78亿元。从营收与净利我们可以看出:优必选不到三年共计亏损24亿,而且“烧钱”并未换来增长,2022年营收预计将下滑。
    结合上文,不禁会让人产生两个疑问:
    一是,2017年、2018年分别营收10亿与预计20亿,从2019年至2020年间发生了什么,让优必选营收断崖式下跌。
    二是,优必选三年不到亏损24亿,这些钱都花在了哪里,为何优必选市场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低,已经陷入负增长状态。
    首先,互联网中与优必选2018年营收的相关资料基本出现在2019年,并且以当下视角来看,2019对于优必选来说,是个重要节点。
    这正是优必选最早冲刺上市的时间点,2019年4月优必选与中金公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向A股发起冲刺。然而,从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优必选数次向深圳证监局提交申请都没有成功,随后次年优必选更换了辅导机构,仍旧冲刺资本市场无果。
    以资本眼光来看,一家走人工智能的“潜力股”企业,并且业绩增长迅速,为何优必选屡屡碰壁。究竟是深交所的规则过于严苛,还是优必选“隐瞒”了什么,比如过往业绩是否有水分。当然这一切都属于个人猜测,具体情况也只有优必选最为清楚。
    至于优必选近三年亏损超24亿。其实,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这种需要重研发、高投入、换技术累积与探寻商业场景的行业来说,大多数企业前期都在亏损。比如所大家熟知的身为“AI四小龙”商汤科技、旷世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
    而据招股书显示,重头基本都在研发与营销费用上。从2020年~2022年前三季度,优必选研发投入分别为4.29亿元、5.17亿元及3.25亿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额57.9%、63.3%及61.4%。同期,优必选的营销费用分别为3.13亿元、3.58亿元及2.41亿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42.3%、43.8%及45.6%。
    这也就是说,仅仅每年的“研发投入+营销费用”就已经超过了全部营收。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无论是研发还是营销都是为了提升自身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是技术护城河,一个是品牌力高度。品牌方可以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一方面可以更快拓宽市场,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的“议价能力”、提高利润率。
    不过,从优必选的招股书来看,其真金白银花出去,“核心竞争力”似乎并未提升。2020年~2022年前三季度,优必选的毛利分别为3.31亿元、2.56亿元、1.63亿元,同期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4.7%、31.3%及30.7%,两者都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
    此外,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前三季度,优必选存货分别为4.13亿元、4.26亿元及4.22亿元。其中,于市场上其他类似产品同构型的出现,优必选对人形Aplpha Mini悟空机器人采取了降价处置,导致的可变现净值减少,进一步致使其存货减值准备从2021年底的0.40亿元增加到0.85亿元。
    这一项C端市场也十分明显,优必选2018年发布的悟空机器人上市定价为4999元,然而京东官方活动价格已经跌至999元,其他平台或者二手平台还出现跌至500元以下的情况。这也说明了,优必选的产品在C端市场并无很强的竞争力,只能通过一而再降价“清仓”产品来挽回损失。
    优必选董事长兼CEO周剑曾表示“想要未来,就不要怕做‘白日梦’,永远都不要拒绝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奇思妙想’,而是要去验证它、实践它”。但只有在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基上才能有做“白日梦”的资本。
    就像人形机器人市场看似火热,其实各家公司“冷暖自知”。
    从国外市场来看,著名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已经三易其主,先后被谷歌、软银收购,如今又卖给了韩国现代汽车。软银的Pepper,曾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心脏”的机器人,但早在2020年8月便已停止生产。本田ASIMO,全球最早具备人类双足行走能力的人形机器人,也在2022年宣布退役。
    或许这些公司曾经和优必选一样有着雄心壮志,但都败给了商业化场景难以落地和短时间盈利无望,被资本所舍弃。
    英国经济学家马祖卡托提出的“创新回报曲线”,这张图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回报。在技术创新的早期,风险极高,回报极低。不过,当技术趋于成熟,接近商业应用“奇点”的时候,创新回报收益就能获得指数级增长。所以说,一项技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创新回报是呈S形曲线的。
    从人形机器人从“创新回报曲线”来看,仍旧趋于创新回报的早期,离商业应用的“奇点”仍旧遥远。这对于资本来说,本身就要冒着十分大的风险。优必选在商业前景未明、核心竞争力弱化的当前选择上市,或许也有着“捉襟见肘”的难处。
    其公开可查询的融资纪录仍停留在2020年。并且,从2020年~2022年11月底,优必选已经银行借款分别为5.76亿元、6.52亿元及3.73亿元。然而,从2020年~2022年前三季度,优必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6.22亿元、2.71亿元及3.49亿元。按照其每年超7亿的亏损,这些钱又够其撑多久的呢?
    其实,优必选在招股书也已经“挑明”,本次IPO上市所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升级人形机器人所采用的核心技术、开发及推出教育智能机器人、物流机器人、通用服务机器人、养老机器人、消费级机器人等加强其核心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潜在收购和扩大投资,偿还银行贷款,加强研发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及市场等等,需要筹集超过数十亿元的资金。
    那么,假设优必选此次冲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成功,也筹集到了满意的资金。优必选能否等来属于自己的“黎明”,走出商业化“围城”呢?
    只能说作为一家中国企业,但愿它如此,可是未来谁又能预料呢?但可预料到的是,摆脱“玩具”属性的人形机器人动辄数十万的造价,对于C端消费者还是太贵了。而对于B端来说,需求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又何必在乎是不是“人形”,只要低价高效就是工厂们最好的选择。
    加上小米、戴森、特斯拉等有着充沛资金与AI技术的大厂也都纷纷入局,行业竞争将再度加剧。对于优必选来说,“人形”的确是一个亮点,却也更是一个“束缚”。
    声明:本文仅作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