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业绩再降,IBM能否再次起舞?

蛇眼财经

    伟大的蓝色巨人IBM,正在迈向其第110年的征程。但脚步越来越慢的它,已经有些跑不动了。
    在一战之前成立的IBM,见证了现代信息技术从无到有,从电子计算机到人工智能的全部发展历程。它推出了划时代的大型计算机,开辟出了个人电脑市场,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电子商务”这个概念,甚至也是由IBM率先提出。哪怕时至今日,IBM的创新精神也未见衰减。截至2020年,IBM已经连续28年蝉联美国专利榜冠军。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商业化方面,IBM这个百年企业确实又一次陷入了颓势。最糟糕的地方在于,IBM坚持的云端转型,迟迟也没能收获相关增长回报。同时持续八年业绩低迷,已经让IBM陷入了持续失血的窘境,之前深厚的家底,也眼见着越来越薄。
    IBM当前的处境,确实已经非常不妙。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八年转型一场空
    1月22日,IBM发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财报和2020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IBM营收总额达到736亿美元,同比下滑5%。比去年进一步扩大的营收下滑幅度,让IBM的业绩颓势更加突显。
    
    

    (数据来自IBM财报)
    事实上,忽略2018年0.57%的小幅增长,IBM的这种营收负增长状态,已经从2012年持续到2020年,几乎持续了8年。巧合的是,这几乎与IBM向云计算转型的时间完全一致。所以,若只从这些年的业绩增长情况来看,IBM的云计算转型已经可以宣告失败。
    郭士纳从1993年接手IBM,到2002年正式退休,近10年的时间里,重塑了整个IBM的面貌。让IBM的市值从290亿美元一路上升到1680亿美元。在郭士纳退休之后的几年里,IBM继续执行既定战略,收入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稳健增长。但从2012年之后开始向云计算转型,IBM的收入就开始一路下滑。
    到2018年,一手主导此次转型的IBM董事长兼CEO罗睿兰(Ginni Rometty)女士宣布,IBM已经完成转型,进入“后转型”时代,IBM的全年营收终于有了0.57%的小幅增长。但2019年、2020年这两年中,后转型时代的IBM营收依然在持续下滑。
    具体到最近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到2020年Q4,IBM四大部门的业绩表现依然呈下滑趋势,其中云和认知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为68亿美元,同比下滑4.5%。只看云计算的话,第四季度整体云计算业务营收为7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但这个增速,纵向对比,不及IBM三季度19%;横向对比,不及全球云计算行业增速。
    更让投资者感到担忧的是,自2018年之后,在新任首席执行官阿文德·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的领导下,IBM开启了前所未有的“爆买”模式,将收购作为重要战略之一。他上任两年就已经促成了IBM的9笔收购,其中包括在2019年7月以34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红帽(Red Hat),创下IBM也是软件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纪录。
    接连不断的收购行动,让IBM的财务压力持续提高,截至2020年Q4,IBM的现金储备为143亿美元,但债务总额已经达到了恐怖的615亿美元。
    回过头来看,IBM历时数年的这场云计算转型。就像是一个赌输了,却不甘心失败的赌徒,不断把自己的赌注压上赌桌,直到压上所有身家,走到倾家荡产的边缘。
    云端筑梦,壮志难筹
    公允的讲,IBM搞云计算转型,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云计算取代传统数据库已经是大势所趋。更加从容的Intel、AMD,还有国内的联想,现在也不断在这个方向上持续押注。
    问题是在具体战略执行时,IBM遭遇到了很多想象之外的挑战。这些挑战,有些来自IBM自身内部,有些源自外部的市场和竞争对手。
    其一,IBM从私有云切入云计算市场略显保守,以至于成长性受限。这也可以理解为,在进行过一波超前的物联网失败尝试后,IBM云计算转型的节奏首先已经被打乱,所以在云计算转型起步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保守趋势,对软硬一体的私有云投入更积极,对更偏向软件的公有云热情不高。
    其二,公有云市场较私有云市场成长更快。IBM对私有云更关注,但公有云市场近几年来增速和规模都超越了私有云市场。等IBM察觉到这种转变,并且开始采取应对措施时,已经错过了红利期。所以在2014年之后,可以看到微软Azure、谷歌云,甚至国产阿里云在全球公有云市场相继超越了IBM。
    其三,互联网出身的云服务厂商“不讲武德”。亚马逊AWS、微软Azure以及国内的阿里云相对IBM有着巨大的生态合作伙伴量级优势。这些互联网厂商在最开始拓展公有云业务时,往往会低价打折甚至免费向数百万合作伙伴提供云服务。比如,阿里就曾向数百万淘宝卖家提供免费的云储存、共享服务。这样做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在生态培养中,相关产品可以快速迭代,快速成熟,等向市场推广时,产品竞争力可能已经远远超过IBM这类云厂商。
    总而言之,IBM云计算转型遭遇挫折,算得上是内外合力之下的必然结果。
    大象能否再次起舞?
    郭士纳2003年出版的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将自己使IBM起死回生的光辉岁月娓娓道来。在郭士纳掌权的近10年中,他成功推动IBM从一家硬件公司,向一家软硬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服务公司转型,并且让解决方案这种服务形态,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但在他离任之后,在商业化方面,IBM便再也没有取得值得称道的成就。
    时至今日,IBM在完成云计算转型后,依然没能摆脱商业化困境。而这次郭士纳引以为傲的管理哲学未能奏效,IBM自身长盛不衰的科研创新精神,也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现在IBM计划通过商业并购,和对混合云、人工智能的坚持投入,来赢得下一场胜利,扭转自身困境。但是在整个云计算市场中,IBM已经被挤出了第一阵营,就算是在混合云领域,现在IBM对阵一众互联网大厂也难有十足把握。而人工智能的真正产业化才刚刚起步,IBM想要在短期之内取得高额回报,难度很大。
    眼下,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光凭一个全盛时期的郭士纳,可能都没法盘活IBM目前的局面。那么IBM这只大象,要怎样才能再次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