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财报的背后,AI商业价值需要重新解构

互联网江湖

    5月18日晚,百度发布了2020年Q1财报,报告期内,百度实现营收281.34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百度的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达到43亿元,同比增长39%,超过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非广告业务呈现持续稳增态势,同比增长70%。
    非广告业务增长中,百度智能云营收增长迅速,一季度同比增长55%,营收28亿元。
    百度智能云营收的飞速增长意味着,云智一体战略下百度AI商业化在不断深入落地,百度也已经逐渐站稳了AI技术创新以及应用的制高点。非广告收入比例增高,则意味着百度进入结构性增长时代。
    AI、云计算商业化稳步落地,非广告业务营收稳步增长
    财报是上市企业的“晴雨表”,最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增长情况。
    从百度发的Q1财报来看,核心营收281.34亿元,净利润43亿元,增长的背后,一方面得益于百度核心广告业务的基本面稳健,另一方面,非广告业务展现出了很强的增长性。
    一季度财报背后的百度,正在进入一个结构性增长的新阶段。一方面是百度非广告业务正在逐渐成为百度增长的动能支柱,另一方面,AI随着百度智能云在各个行业“开枝散叶”,也为接下来AI商业的结构性增长写下图谱。
    
    作为百度AI能力的输出平台,百度智能云一季度增长达55%,显示出了很强的增长动能,这意味着百度AI商业化正在深入落地。
    细化到业务上,比如百度刚刚发布“AI+工业互联网”全新品牌——“开物”,并与重庆两江新区达成合作,联合打造“AI+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此前,百度智能云与济南合作的AI+工业互联网项目也进一步落地。
    在金融领域,根据IDC公布的《中国金融云市场(2020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在金融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中,百度智能云排名第三,在金融云市场,百度智能云是唯一一家平台和应用均排名前五的厂商。
    财报数据的背后,AI、云计算等业务,已经成为百度未来增长的强劲引擎。百度财报中表现出来的增长,其实反映出一个趋势:“后人口红利时代,生产要素的结构性调整正在进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红利是国内商业增长的底层逻辑,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本质上依赖的还是人口规模。从2020年开始,数字化浪潮趋势尽显,国内各个行业都迎来了新一轮变奏:从曾经人口红利增长转变为技术红利增长。
    为什么率先完成这一轮变奏的是百度?因为百度天然的技术基因,AI是从百度技术生态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更加智能的搜索是百度AI技术的原点。
    智能搜索之外,百度AI在各个领域的落地,体现出一种系统化的AI能力,比如B端,无论是计算机视觉还是自然语言处理,百度都有很深的积累,这意味在一些场景下,通过模块化AI能力的整合,就可以很快做出可用的产品。
    例如,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AI算法技术,百度打造出了云智一体化的智能视频云 3.0,再比如工业领域中,百度打造出视联网感知平台,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AI技术支撑。
    这种系统的AI能力反映在C端,则意味着用户能够体验到更便捷的生活方式。比如,小度AI在智能家居领域以及智能出行领域的落地,未来得以进一步从技术底层打通百度智能汽车的出行空间体验与小度全屋智能的AI体验。
    技术、产品、客户价值,百度AI商业的进化路径
    AI技术的应用是结果导向的而不是过程导向。比如说,客户说要在墙上打个洞,很多人的想法就是可以卖一个打孔机给客户,但客户要的不是打孔机,而是墙上的那个洞。把这个故事放到AI领域,则是“人们其实不需要AI技术,而是需要AI技术带来的生产力以及便捷性。”
    换句话来说,AI商业化的情况怎么样,最终得看AI技术的落地效果。
    从百度一季度财报的增长情况来看,云智一体的落地模式已经成熟,智能云营收的增长,也从侧面表明了市场对云智一体模式的认可度。
    从行业来看,相对同质化的产品形态亦使得价格战成为当前国内云厂商的主要竞争手段,这样的背景下,差异化是很重要的竞争力。
    市场对百度智能云的认可,正是因为AI带来的差异化竞争力,而这个差异化很难被复制。一方面,云智一体对AI能力要求很高,而作为全球四大AI企业之一,百度的AI能力本身就不可复制,对行业来说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其次,百度AI布局越来越多,行业影响越来越大,云与百度AI生态结合紧密,互为反哺。目前百度AI已经深入落地到金融、能源、互联网、教育、运营商、制造、政府等各个行业场景,百度智能云的行业影响力也在提升。
    “百度公有云的产品中都包含有百度的AI技术,对于B端的企业来说,AI技术有很强的吸引力,除非我们给出的方案非常有竞争力,不然很难去和这些自带技术光环的巨头企业竞争。”一位不愿具名的云计算行业从业者对互联网江湖表示。
    AI技术优势之外,百度对AI商业化也有独特的理解,百度AI技术的商业化,延续着技术——产品——客户价值的路径。
     
    
    在技术上,百度智能云架构有三层,底层是百度大脑,中间是平台层,上层则是解决方案,AI技术贯穿始终。
    这意味百度智能云不仅仅有技术能力、商务能力这些战术层面的优势,更多的是战略制定上的考量:百度一开始就是瞄准差异化竞争,把AI贯穿于整个架构,一定层面能够规避行业价格战,也能够更好的商业化落地。
    此外,百度也通过开源的生态不断释放价值潜力。
    其实,百度和微软颇为相似,AI和云成为了两家未来的增长支柱,同样作为全球代表性的AI企业,对技术开源都很在意。
    4 月 29 日,微软宣布收购专注于构建和改进开源 Linux 和云原生技术的公司 Kinvolk,加快技术生态的开源建设。百度方面,也一直在深度学习框架以及开源生态上不断深入布局,比如百度飞桨以及EasyDL深度学习平台。
    据悉百度飞桨是中国首个开源开放的功能完备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财报中飞桨开发者用户数等数据)。目前,百度飞桨已经成为产业、学术、科研的创新提供AI基础设施。在产业级的深度学习平台之外,百度还推出了面向企业开发者的EasyDL,针对各类企业的实际需求与新技术趋势提供一站式AI开发服务。
    根据IDC公布的2020年下半年《深度学习框架和平台市场份额》报告,在市场份额上,百度以3.38%的增速位居行业第一,综合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与位列第一的Google几乎持平。
    丰富的技术生态,带来的是AI能力更全面,成熟度更高的产品。
    3月27日,百度智能云重磅发布了「云智一体的 AI 开发全栈模式」,把AI原生的云技术设施与AI开发融合一体,通过更高效AI开发全栈解决方案,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
    技术能力+产品能力的结果,就是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百度智能大客户化比例很高。比如今年第一季度,百度智能云中标浦发银行深度学习项目,为浦发银行度学习平台和AI 定制服务器提供解决方案。
    再比如,百度与央视网合作,打造了人工智能编辑部,在中台的体系基础上打造了包含采编发的人工智能编辑部实体的业务+线上流程的全流程逻辑,用AI技术赋能智能媒体行业。
    与大客户的深度合作,使百度AI技术落地更具有行业代表性,同时也有着很强的辐射能力,这意味着AI落地垂直领域会更顺畅,进一步推动AI商业化的增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