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如何闪转腾挪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节点财经文 / 韩宇 出品 / 节点财经
2021年6月2日晚8点,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在线上如期召开,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担任发布人,亲自揭开了HarmonyOS 2全面推送的大幕。
从2019年8月“家有鸿蒙初长成”的忐忑惊喜,经过一年多的内测试行修改,到如今HarmonyOS 2全面发行。被大家品评褒贬期待怀疑了八九年的“鸿蒙”到底是何物?它因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它是“中国创造”下的新突破,还是披着爱国主义外衣的商业战略棋子?在底层系统已被安卓、IOS牢牢把持的软件生态市场,HarmonyOS 2应该如何闪转腾挪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 01 /
危机应对造就鸿蒙问世
如今的企业家正在用浪漫的诗人情怀和悲天悯人的淡淡忧愁气质逐渐一改商人在大家心中麻木冰冷、唯利是图的刻板印象,从锤子罗永浩,到小米雷军,再到华为高管余承东,都在从更加人文的视角向世人阐述科技变化带来的生活变革。
“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每个设备都是万物互联的一部分。”对于HarmonyOS 2问世的意义,余总如此定义道。
与大众想象的不同,HarmonyOS 2的精髓不在于手机系统开发,更与美国的芯压制无关,手机系统只是针对单品类设备的适用系统,芯片则属于硬件范畴,而鸿蒙则是面向全品类硬件产品的生态开发系统。在鸿蒙的生态链中,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甚至智能汽车等终端不再互相孤立,而是可以互相影响操控,发生联系。
这一切是建立在超级终端的基础上,是鸿蒙实现“万物互联”的根基。
在回溯鸿蒙诞生之路时可以发现,9年前仅仅是一纸规划的操作系统如今颇具规模,已准备好接受市场考验。不论前景如何,至少华为面对困境时给出的顽强回应值得称赞。
2012年美国对华为和中兴发起了无理调查和国会听证,在两家顶尖企业的在美商业扩张进程中制造人为障碍。有了前车的警示,华为在危机意识的感召下开始着手布局自有分布式操作系统。
彼时的操作系统上,苹果IOS与安卓两强争霸,微软windows phone、诺基亚Symbian、Palm、BADA、三星Tizen等众星环绕,偌大的市场竟没有一款中国国产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程度堪忧。
基础系统的缺失不但影响企业未来发展,更成为国家信息安全壁垒上的一道缺口。无论是2013年斯诺登事件、还是丹麦爆美窃听事件,都说明了维护信息安全,掌握核心技术的必要性。
2014年2月,中央成立网信领导小组,2016年11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8年3月,中央网信办联合证监会发布《关于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网络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一文,一系列政策东风吹进华为的系统建设之路,推动了该项计划稳步前行。
经历了7年开发,2019年5月14日,“华为鸿蒙”商标注册成功,“鸿蒙”热潮上涌。当时中美爆发贸易争端,对一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中,丧失了安卓系统使用权。
未雨绸缪的华为在被制裁两天后的5月17日实力反击,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鸿蒙”问世,并在8月9日的正式发布会上宣布开源。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鸿蒙主要聚焦于分阶段开源以及对外公测两方面。目前已涵盖内存128KB至4GB范围内的所有手表、车机、手机等硬件,预计2021年11月对4GB内存以上的设备开源,彻底实现全品类覆盖。
另一方面,企业在本年4、5月开展了两批次的用户公测活动,旨在提升用户体验,优化产品功能,引起极大反响。在系统性能方面,虽然有部分不满声音存在,但用户普遍的反应是运行良好,并无任何明显不足。
/ 02 /
“安卓换皮”论本是无稽之谈
测试期间对鸿蒙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安卓换皮”的说法上。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导致该论调出现的原因共有两个:
一是公测期间不少用户发现鸿蒙空有系统而无自己的实物,使用的是安卓软件安装包,部分网友在打开游戏应用时发现,装配了鸿蒙系统的手机被识别为安卓模拟器;
二是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鸿蒙和安卓同样出自Linux,部分AOSP开源代码使用的就是安卓开源代码项目,并没有实现机制上的颠覆,在OPPO某公关经理的微博言论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对鸿蒙的批评和不满,虽然涉事人员已被解职,但相信拥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图片来源:OPPO前公关经理微博截图
曾让人如此热血沸腾的国产系统上线之初竟遭到致命差评,耗时9年的“中国创造”产品为何依然难逃雷同抄袭的声音?“鸿蒙”究竟是科技的反击还是商业噱头?想要了解背后的真相,还要从“鸿蒙”与安卓的关系说起。
安卓系统最初由国外一家名叫andy rubin的公司研发,2005年下旬该公司被谷歌收购后,系统随之易主。
2007年开始谷歌连同80多家软硬件制造商及电信运营商组建开发联盟升级安卓系统,随后以apache开源许可证的方式向世界公布了系统源代码,由于其极大的普适性受到了手机生产商的热烈欢迎,上市仅两年后就超过了塞班系统成为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苹果崛起后安卓与IOS平分天下,地位难以被第三者撼动。
有一个观念需要大家不断深化习惯牢牢记住的是,安卓系统是为手机量身定制,它的存在是为手机服务,而如前文所说的那样,鸿蒙是一个生态系统,手机只是生长在其生态土壤上的一部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属于两个范畴的东西。
何况安卓系统已经开源公布,可以视为公共资源。华为手机并非不能下载使用安卓的系统,谷歌真正卡了华为脖子的地方在于,他不让你有使用安卓软件的权限。你可以走进这家自助餐厅,但只能坐在这把餐椅上,他绑住华为的手脚堵住他的嘴,美食就在那里可华为吃不着。
既然食物是免费可取的,只是小二凶了一点,想要一饱口福的话,拿走食物自己搭个餐台即可,为什么非要连食物也扔掉不要呢?
同样的道理,安卓系统本身人人可用,只是谷歌不让华为在其授权范围内使用,华为在鸿蒙里用了安卓,扔了枷锁的选择对一个初创系统而言不是最经济便利的吗?
那些纠结于鸿蒙生态下的手机应用依然依赖于安卓系统故斥其“安卓换皮”的朋友们,要么并没有理解鸿蒙系统的本质,要么是过于执着于不必要的自我。我们要摆脱的是谷歌的压制战术,而非好用的科技产品。
坊间对于鸿蒙与安卓的比较,本是一种无稽之谈,因为安卓宏内核为基础的系统,决定其难以注定难以碎片化的属性,这也是谷歌近些年来物联网发展过程中避不开的痛点。
任正非说过:“华为推出的鸿蒙系统并不会取代谷歌的安卓系统,鸿蒙如果能有一部分生态,那也是补充,而不是主要的替代关系。”
可实事求是的讲,兼容安卓在现阶段既是明智之举,也是事出无奈。
首先来说,为了给现存的操作系统换土已然耗费了9载光阴,金钱无数,如果抛弃现有操作系统另起炉灶,既会错过5G刚刚兴起的大好时机,更会让研发人员在不能得到市场持续更新反馈的情况下闭门造车,空耗资源;
第二,生态系统也好,操作系统也罢,最终的流向都是用户。安卓的操作模式和界面UI经过多年的积累升级已经逐渐被广大用户所熟知习惯,如果真的实现了颠覆性变革,高昂的学习成本必然会使得一部分人望而却步,造成目前华为手机市场占有量的断崖式减少,造成双输的局面。
最重要的一点是,华为鸿蒙开源的那一刻起就是希望所有友商的手机系统都能使用装载,如果贸然与安卓对立,无异于让小米、VIVO等公司面临二难选择,对华为来说结局可能并不乐观。
这是华为万万不愿意看见的,在与安卓的隔空较量中输赢事小,但一着不慎耽误了“1+8+N”的长远战略,则无异于自掘坟墓。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