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印发
智能制造网近年来,人工智能热潮兴起,引发全球各国争相布局。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国际竞争优势逐步积累,国内应用优势日渐凸显。各地在着眼科技、产业发展整体趋势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力度促进人工智能领域进步。
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印发了《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该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谋篇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企业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
对于山东省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实施方案提出,山东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善,为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济南、青岛两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全省具有明显示范带动作用,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和优势产品正在孕育成长。
当然,实施方案也提出了该省当前存在不足的地方,如有的地方和企业对人工智能在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及产业支撑力不足,产业规模偏小,基础研发能力薄弱,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生态储备不足等。
综合优势与不足,实施方案合理明确了主要发展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全省以济南、青岛为龙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初步建成,先导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左右,带动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具体来看,首先是要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的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轨道交通等领域,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地;其次是要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持续完善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然后是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新模式。
实施方案还指明,在人工智能产品研发与应用方面,要突破一批重点人工智能产品,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优势产品及产业集群,努力在智能计算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视频图像识别系统、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软件及终端产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实施方案认为,应当探索打造人工智能“济青一体化”发展模式,引领带动济青周边区域乃至整个山东发展,强化政策协同的制度衔接,共享公共服务的普惠和便利,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
当然,要想成功打造“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实施方案提出,鼓励支持济南、青岛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等;鼓励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人工智能项目。
实施方案还提出,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对接交流活动,组织开展“智融齐鲁”人工智能助力全省工业技术创新深度行活动,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建设人工智能产业赛道,吸引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业等创客团队积极参与。
此外,面对国内人工智能相关高端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状,实施方案也要求,应当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多渠道、多途径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和管理团队,支持有条件的机构和企业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创新创业,支持相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培训合作等。
在上述详细政策规定的支撑下,以及在产业基础、金融、人才、地理区位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下,相信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取得新的突破,不断推进相关技术走向应用、服务生活,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