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存证麻烦多?看病省心新“神器“来了

旺链科技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政协“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毕井泉表示,要建立全国统一电子病历制度
    毕井泉谈到:当前国内病人病历分散在各个医院,医院之间信息互不联通,患者每到一个医院看病,医生要从头问起,导致药品浪费和重复检查检验,加剧了“看病难”等现象的发生,所以说我国建立统一电子病历制度十分必要,不仅会方便患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也可减少医生开处方的差错,对全社会来说也有利于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处方行为的监督,减轻医药费负担。
    
    图源:视觉中国
    随着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渴望享受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但现实中就医信息分散、无法共享、易丢失、隐私困扰等问题一直存在,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拦路虎”。
    面对存在的问题,人们的目光越来越集中到了正在快速发展的数字健康科技上面,尤其是区块链+电子病历的解决方案,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透明、高效、平等、共享,联通患者、医生、医院、监管部门四方的信息体系,在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益上具有广泛的价值性。
    区块链+电子病历的实践
    据媒体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已经上线了区块链医疗应用,在医疗行业率先引入区块链技术。
    
    图源:网络
    目前,全院各科室可以实现从手术医生书写手术记录、主诊医生审核到电子病历归档等全流程上链,并同步到杭州市互联网公证处和互联网法院等司法机构,实现电子病历数据证据固化,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还能不断推动医疗行为标准规范、高质有效。
    同时,邵逸夫医院还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了一个名为“科研数据管理系统”的平台,可以利用该平台实现对医院科研数据全流程上链存证溯源追踪,对科研全流程进行数字化管控,保证科研数据的可信性,进一步构筑科研诚信体系,让区块链+医疗有了更实际、广泛的场景应用。
    
    图源:网络
    区块链赋能电子病历后,可以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推动整个医药行业乃至跨行业的数据整合,产生耦合效应。
    比如,过去商业保险理赔特别麻烦,患者在医院就诊后,需要整理病历、医疗票据等理赔材料,并通过邮寄或拍照等方式提交至保险公司,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保险公司要求还需要反复提交,还有漫长的等待期,让好多人对保险产生负面评价。但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电子病历+电子票据”后,可以在线完成商保理赔,有效节约理赔时间,方便了群众生活。
    区块链赋能下电子病历如何运行?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就医体验:每次去医院看病,排上一上午的队,好不容易见到医生,刚说两句话,就开了一叠检查单,但其实有很多检查都已经做过了,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多花钱不说,人还要经历重复检查。
    
    图源:网络
    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库,其具有的不可篡改、匿名性、可追溯以及去中心化等特性为解决上面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出口,目前区块链在电子病历这类医疗卫生行业小切口领域已经有了初步探索,为打通行业瓶颈制约提供了技术支撑。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平台,实现病患个体的信息数据良性存储,患者的就医记录和诊疗信息数据得以保存,生成电子版本的健康病历“账本”。当患者进行多次就医和多家医院就医、跨地域就医时,患者以及家属通过授权输入指定的公钥或者口令,医院就能够获取患者相关的病历信息,对患者的医疗记录以及病史进行全面性了解,快速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措施,避免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等造成的沟通障碍和信息“误读”,实现就医过程良性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隐私问题会得到很好的保护,医生只有持有密匙医疗机构的授权,才可以查看到病人的病例信息;赋予不同时间戳和加密匙的病历信息存储在分布式的账本中,保证了这些数据无法被随意篡改,提高了数据的保密等级。
    同时,区块链电子病历为医生提供了诊断依据,避免出现上述反复诊断的情况,提高了效率,也让病人不必在每次去医院就诊时都要重新提供记录数据,减少检查次数,为患者节省更多费用,有效改善了紧张的医患关系。
    结语
    据媒体报道,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健康产业的最大市场,预计到203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区块链技术赋能包括电子病历在内的医疗行业,可以说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去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探索研究区块链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场景,加快研究制订医疗健康领域区块链信息服务标准,加强规范引导区块链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融合应用。
    区块链在电子病历方面的应用就很好地响应了意见精神,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防篡改等特性,确保了电子病历数据的真实可信,充分保障用户隐私,方便保险理赔和政府机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