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矿车角逐:踏歌智行、易控智驾要在小场景里做“道场”?
谈擎说AI文:谈擎说AI 作者:郑开车
无人矿车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个名叫卡特彼勒的人就开始研究矿车无人化,很快就发现无人矿卡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安全性和作业效率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此后逐渐利用无人矿车代替有人矿车,也让卡特彼勒公司成为无人矿车行业的先行者。
不过从全球市场来看,矿区无人驾驶掀起的热潮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日渐强烈密切相关。
随着5G、AI、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加上碳达峰碳归零等减排政策逐渐落地,每一个无人驾驶赛道都充斥着多名玩家。而与“想象丰满、落地遥远”的RoboTaxi相比,矿区场景的自动驾驶鲜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事实上矿车有可能是最先落地无人驾驶技术的场景,原因是矿区不仅是封闭场景,并且矿车是低速车辆,技术实现难度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矿车不只是带来了技术,对于采矿行业商业模式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头部玩家都或多或少扮演了运营者的角色,这又是为何呢?
转型阵痛之下,欲工“车技”,先攻运营
传统采矿行业工作环境恶劣、年轻司机不愿意去矿区,再加上安全事故易发,是人才特别紧缺的国民经济基础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卡车司机缺口在千万人次左右,迫切需要无人化转型。
但是,尽管国内矿企司机紧缺,在转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比起无人驾驶,更需要改进升级的是矿区的基础设施,比如路面、通信设备等。这是由于国内矿山多且分散,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
二,矿卡车队从有人切换到无人的花费是一笔巨额开支。比如,载重60吨的主流矿卡价格高达数百万元,300吨以上的超级矿卡市场价都是千万元级别。对于普通矿主而言,你要帮我上无人矿车必须要承担运营可能亏损的风险。
事实上,无人驾驶技术公司和矿企的合作关系类似于婚恋问题。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看,婚姻是否顺利主要看两个关键点:一是初期的彩礼,二是门当户对,即价值优势互补。对采矿行业而言,这两个问题都要解决好,才能够“夫妻搭配,采矿不累”。
第一个关键是,转型的资金是否充沛。矿车本身是重资产,矿卡的无人化改造更是一大笔费用,转换成本让很多小矿企吃不消,因此需要无人驾驶技术公司带够“彩礼”,这是双方联姻的“敲门砖”。
第二个关键,是无人化转型过程中的难题。如果采用先让部分矿车升级,无人矿卡和人类驾驶矿车难以配合。
具体而言,矿车作业的有序进行依赖调度系统的监视和管控,人类司机的驾驶规范如果和无人矿车被设定的路线出现冲突,出于对人类司机安全的考虑,无人车要保证人的安全,这增加了无人矿车的技术难度,同时会降低效率,与“降本增效”的初衷背道而驰。
也就是说,只有二者“门当户对”,在“矿车该怎么开”的问题上消解冲突,才能兼顾采矿的效率和安全。
因此,综合以上两个主要痛点来看,要想让无人矿车落地,一是要靠融资的加持克服转型期“阵痛”,二是赋能模式要从“纯技术”赋能转变为“技术方案+运营服务”的赋能。
2021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5G+工业互联网”第一批重点行业和应用场景。其中,采矿行业成为5G+工业互联网首批重点推广的五大行业之一。
政策催化之下,智慧矿山行业融资如雨后春笋。仅在今年8月,就有5家无人驾驶矿车公司完成新一轮的融资。比如:慧拓智能宣布完成2亿元B1轮融资;踏歌智行获得盈科投资领投的B3轮亿元级战略融资;易控智驾获得数千万美元B1轮投资。
有了融资的推波助澜,慧拓、踏歌等企业去和矿企联姻就非常顺利。比如,踏歌智行与白云鄂博铁矿、霍林河煤矿、伊泰集团、乌兰集团等矿企合作,慧拓智能合作了大唐国际宝利煤矿、中煤集团,江铜集团,中国黄金集团,而易控智驾合作了蒙新煤炭。
在多轮融资的加持下,踏歌智行、慧拓智能、易控智驾等企业除了在技术维度上赋能矿企,还不约而同以运营商的角色介入行业。在这样的联姻下,头部企业各自有哪些优势和差异呢?
技术、商务、融资,哪个才是真正的壁垒?
*慧拓智能:平行驾驶的先行者
慧拓智能致力于无人矿山全栈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其花费三年时间研发的“愚公YUGONG”包含调度管理、矿车无人驾驶、无人运输仿真和V2X车路协同感知等六大系统,并宣布今年年底让所有矿安全员下车,实现无人化运作。
慧拓最值得关注的是,其应用了一项"车内简单、车外复杂"的平行智能驾驶系统,为一部行驶中的物理车做出3部虚拟车模型,分别为描述车、预测车、引导车。
平行驾驶系统与影子系统、数字孪生等技术同源,“愚公YUGONG”可以将矿山作业整体效率提高,并在减少耗油、轮胎寿命提升与降低人工费用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慧拓是技术深耕型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类似于Robotaxi界的百度。
在谈擎说AI看来,矿山的低速场景对于慧拓是一个适合技术试炼和进阶的特定场景,在这个小场景将平行驾驶技术打磨成熟后,下一步亦有可能会跨进乘用车无人驾驶,比如Robotaxi,毕竟乘用车才是无人驾驶最大的落地场景。届时,无人驾驶在有了车路协同和单车智能两种技术路线后,又多了一个平行驾驶玩家,颇为值得期待。
但另一方面,慧拓也将面临着场景转换的困难,无人矿车的虚拟镜像之所以能够有3个之多,是因为矿区场景相对简单,单个镜像体对模拟系统平台的算力资源占用没那么多(相对复杂的Robotaxi场景),而对系统鲁棒性要求又很高。
但也不难看出,矿区无人驾驶在技术的超前性上会先于Robotaxi场景,如果平行驾驶技术能够在矿区率先落地,对更加安全的城市无人驾驶的落地也会有一定借鉴意义。
*踏歌智行:广结良缘的野心家
踏歌智行在行业内融资数额最多,可谓是“交际花”型玩家,在打法上更注重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组成自己的朋友圈。
最近,踏歌智行联合北方股份、宝通科技等五家矿业相关企业对北方采矿所有外资股份进行收购,并成立内蒙古北方智行采矿机械有限公司,目的是建构矿车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及后服务的业务闭环。
在众多战略伙伴中,北方股份作为中国最大的矿用卡车制造商,占有国内80%的市场份额,现阶段国内无人驾驶前装矿卡领域超过2/3为北方股份销售的矿卡。
对于踏歌而言,众多的伙伴资源是其他厂商不具备的优势,这意味着即使现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因为生态伙伴资源丰富,短期内不愁技术落地场景。而更重要的是,合作伙伴构建的产业链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据天眼查APP查询,踏歌智行截止8月份最新一轮融资后,融资累计总金额接近4亿。对于矿山这个相对较小的场景而言,已然是相当大的融资规模。
但对于采矿本身而言,不同矿种(煤矿、铁矿、金矿等)适用的技术方案差别其实很大,垂直细分场景下的技术打磨可能才更有利于降本增效。所以踏歌能否一路高歌,取决于接下来能否快速建构起技术上的壁垒。
*易控智驾:小而美的重资产玩家
如果说踏歌的强项是是采矿相关技术的全面包揽,那么在垂直细分场景的技术打磨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名玩家就是易控智驾。
易控智驾成立于2018年5月,进入无人矿山行业较晚,外界对易控曾有这样的质疑,“别的无人驾驶公司的创始人大都是做 AI 出身,你们CEO是做游戏出身的,这靠谱吗?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易控创始人Wason回答说,“管理能力。”
很明显这是一个讨巧的回答,事实上易控智驾跟许多同业公司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业务高度聚焦。凭借在高度细分的场景中做垂直深耕,易控企图寻求无人矿车行业的利基生态位。
比如,在商业模式上,易控只做运营商,不做纯技术供应商;车型选择上,只做宽体车,不做矿卡和挖机;应用场景上,只做煤矿,可谓是把场景缩小和简化到极致,相当于从Geo1(最简单场景)阶段起步。
此外,在技术路线上,易控也比较朴实,由40%的技术人员长期驻扎在矿山进行实地测试,好处是可以充分理解煤矿作业的技术细节,便于精耕细作,有利于实现降本增效。但与慧拓的平行驾驶系统相比似乎略显笨拙。
但易控在车队规模、行驶里程上后来居上,并且通过重资产运营模式和几个为数不多的场景方高度绑定,以此占据易守难攻的碉堡。
在谈擎说AI看来,易控的走的是一种场景内部由简到繁的渐进式路线,相当于截取了采矿行业中的一方“试验田”,通过包揽运输和剥采环节,可以通过更加独立自主的方式进行自己的测试、研发以及运营,实现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高效协同。
但易控智驾未来的问题是,其一开始选择的是一个“小鱼塘”,容易形成标杆效应,未来要考虑如何将这种高度垂直的技术路线拓展到其他更多的矿区和矿种,走向无人矿山的汪洋大海。也就是说,场景的转换或将成为易控智驾未来面临的一个考验。
横向对比来看,以慧拓智能为代表的全栈技术供应商的回报周期会比较长,但由于矿山相对简单和低速的封闭场景,L4落地的时间点会远早于Robotaxi;踏歌智行的核心优势在于商务拓展能力,充足的融资也能保证有充足的资金用于今后的技术研发;易控智驾作为后发者,不得不选择小而美的重资产模式,但因为足够垂直,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写在最后:
根据辰韬资本的测算,中国矿山自动驾驶市场规模超千亿,2021年-2023年是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时期。国内无人矿车还处在初级阶段,与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等先行者还有较大差距。但另一方面,国内不少专攻智能驾驶的企业对这个赛道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在竞逐中,矿山很有可能成为无人驾驶率先落地的场景。
更重要的是,由于科技企业入局矿区的同时兼有运营商的角色,对矿区落后基础设施改造的权利和欲望也更大,这有助于我国采矿行业更快走向智慧化矿山的时代。
Ps:谈擎说AI,左拐新能源汽车,右拐智能驾驶,有深度,有温度,作者郑开车,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