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真的是骗局吗?

经观财经眼

    文/方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元宇宙这个概念最近火了一段,所有的科技大佬都为之代言,脸书,微软,百度,网易,腾讯不一而足。
    资本市场永远对所有新奇的新生事物保持着天然的好奇。这是资本市场的可爱之处,同时这也是我们人类的可贵之处。
    人类这个物种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是他能够在头脑中构想出现实世界还不存在的东西,还有一批先贤为之奋斗终生,甚至为了实现它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如若不然,我们现在怎么能上天揽月,下海捉鳖。我们每个人现在享受的所有的科技成果,在开始无不起源于一个当时匪夷所思的概念。
    因此,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我对这些超出我认知的新概念,新事物始终是抱有乐见其成的善意。
    作为一个投资者,我的态度正如乔布斯的那句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对于新的概念,我们要保持孩提时候的好奇心,尽量去学习,努力去理解,以此来扩张自己的能力圈。如果通过学习,理解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商业价值,从投资的角度去分析,在合适的投资回报期望下,是可以介入的。有些事物的确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畴,这也是正常的,经过努力,还是不明就里,那就只能对它抱有美好的期望,而不必盼着它失败,以此来证明自己!
    资本市场是各种概念的集合地,的确,大部分概念最终也就停留在概念的阶段,最后不了了之。给很多追逐概念的投资者造成了或多或少的损失。
    后来这些人谈概念就自然勾起那些痛苦的回忆,于是对概念可以说是痛之深,恨之切!一谈新出来什么概念,自然的条件反射就是排斥和不屑。
    谈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15年至17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那时可不像现在这样,有营收,有利润,那个时候就是一个概念,当时资本市场反应也是一如既往的很积极,很多概念股几年也是翻了几倍的。我当时和我一个好朋友谈,他就觉得就是个概念,这个长不了,到时候一定会血本无归。
    果不其然,17年之后,骗补风波把这个概念的繁荣一扫而光,股价也是哪里来回哪里。这个时候我的那个朋友,非常开心,这个泡沫破裂了,他的判断被证实了。
    当时我们发生了意见上的分歧,我的意见是既然破灭了也就没啥风险了,这个时候是可以继续研究一下的,如果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将来一旦被解决掉,行业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我的朋友坚持说这个没有研究的价值,就是个概念,而且已经被证实了就是个概念。
    我的朋友到现在也还是坚持认为,这是个更大的泡沫而已,的确,他的坚持并没有让他在新能源上亏损过,但是他一开始就拒绝了新能源这个行业所有利润。
    这个朋友的心态反应了很多老股民的面对概念股的状态,不屑的神情溢于言表。
    他们看似冷静的背后是一种心态的老化和封闭,缺乏了自我进化的动力,以至于逐渐丧失进化的能力。这种态度是消极的,就像失恋后就不再相信爱情,离婚后就不再相信婚姻一样。
    最为看中能力圈的巴菲特,他在这点上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有那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他并没有一直就投银行保险,投食品饮料。他在十几年前就投了我们的新能车的龙头比亚迪,后来又重仓科技股苹果。他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他并没有就固守在自己几十年前建设的城堡里而固步自封。
    回到元宇宙这个概念,的确它现在还是处于很多人连给个准确定义都不能的初级阶段。
    网上不乏定义元宇宙就是资本骗局等等十分负面看法的文章和视频。
    对于元宇宙首先我是乐见它发展的,它实现了,给我们带来另一个宇宙,新的空间,新的体验,新的商业机会,没什么不好。
    再者我认为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本身没有成型,但是有些初级的产品和应用,在商业上是行得通的,比如AR/VR,数字孪生等等。
    我不主张大家上来就否定,排斥,即使您认为相关的概念股借题发挥,胡乱炒作也好,也不要因此而放弃对元宇宙的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