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厂商花式走进元宇宙,打开元宇宙的正确方式是?

港股研究社

    2021年被外界称为元宇宙元年。
    作为近几个月来最为火热的话题,元宇宙似乎夹带了流量密码,只要与元宇宙沾边的,都迅速获得大众关注。
    手机厂商小米也乘上这一风头,近期回应,在元宇宙方面正积极布局。近日,悄悄投资了VR公司当红齐天。事实上,这也是小米继今年10月后第二次对其进行投资。能够看出来,小米正以更多元化的姿态入局元宇宙。
    在元宇宙布局的浪潮中,小米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还有如腾讯、Meta、网易、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大企加入,手机行业的华为、苹果等加塞入局,都以不同的“姿态”演绎它们入局的方式。那么,在这些玩家不断布局的形势下,元宇宙究竟走到了哪一步?
    “花式”走进元宇宙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1月26日,有超过960多家公司参与申请名称中含“元宇宙”的商标申请总量近6400条。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22日之前,申请元宇宙商标的企业才为400家左右。也就是说,仅在这一个月中,申请的企业数量呈翻倍增长。蹭着这一风口,企业们都蜂拥而上。
    那么,受无数企业追捧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据了解,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出版于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书中,斯蒂芬森描绘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数字空间“Metaverse”,为地理空间所阻隔的人们可通过各自“化身”(avatar)相互交往,度过闲暇时光,还可随意支配自己的收入。
    与其对比,现今所说的元宇宙多一些本质的技术上的东西。如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任朱嘉明教授所言:“元宇宙”的内涵是吸纳了信息革命(5G/6G)、互联网革命(web3.0)、人工智能革命,以及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特别是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革命的成果。”
    这也造就了许多大厂以不同的角度贴近,布局元宇宙。
    元宇宙的切口AR/VR
    在谈及元宇宙时,苹果CEO库克称“我们只将其称之为增强现实(AR)”。对此,有消息称,苹果VR/AR 头显将于2022末到2023年初推出,随后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发布 AR 智能眼镜,而明年发布的 iPhone 14将支持Wi-Fi 6E技术,可与VR头显相连。
    字节跳动方面表示对于像元宇宙这一类比较抽象的概念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不过在今年8月字节跳动收购致力于VR研发、虚拟现实内容及应用的公司Pico,并为其注册了元宇宙商标,被外界解读为入局元宇宙。
    而Facebook似乎押注的更大,更名为元宇宙前四个字母Meta,似乎还准备all in元宇宙。并希望在未来五年内将Facebook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过渡到一家元宇宙公司。另外,Meta还将在AR/VR的产品开发和元宇宙内容创造人才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合计约250亿元。
    沉浸式游戏赶上“大潮”
    在国内,腾讯绝对称得上是在这方面布局的领头羊。
    今年9月,腾讯旗下QQ音乐与Roblox联合推出全球首款沉浸式音娱类游戏《QQ音乐星光小镇》,玩家可体验虚拟演唱会、新歌发布会、音乐节等活动;对元宇宙进行尝试。
    不过从腾讯近些年扩张的版图来看,基于qq、微信社交板块和游戏板块、影视等积累的用户,在后续的布局有着天然的用户流量优势。
    多人互动型社交跨越现实与虚拟
    在2016年VR盛行的时候百度就有布局,推出WebVR技术解决方案和囊括VR内容资源的百度VR浏览器等。今年10月也基于百度大脑的百度VR 2.0产业化平台。相对来看,副总裁马杰表示,百度在元宇宙相关的产品、技术积累,主要还是集中在AI、云计算和VR领域。
    不过近期,百度似乎拓宽了方向,在应用商店上线了一款名为“希壤”的社交App,进一步加深在元宇宙方面的尝试。百度称,将打造一个身份认同、跨越虚拟与显示、永久续存的多人互动虚拟世界。
    虚拟人赶上数字风口
    有观点认为虚拟人是最贴近元宇宙的表现形式之一,伴随着元宇宙的兴起,虚拟人产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不论是最初的洛天依还是抖音“美妆博主”柳夜熙,亦或是华为云打造的“云笙”,虚拟人正以快速的步伐走进我们的世界。
    就在网易云上市当天,举办了首个“元宇宙”上市仪式。在仪式中三个丁磊同时敲钟,不过两个由虚拟技术合成的不同年龄的丁磊;其他参与人员也是通过操控自己的数字分身来参与。据了解,这场仪式是由网易已有瑶台沉浸式活动系统“瑶台”实现,也进一步展示了网易在元宇宙方面的探索。此外,网易旗下AI虚拟人主播、星球区块链等元宇宙概念产品落地,并投资多家虚拟人领域创新公司。
    由此来看,这些企业正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尝试沾上元宇宙的边界,不管是在作为最为基础的XR方向涌入,还是在虚拟人上大显身手,都在为后续元宇宙产品做铺垫;也为打造元宇宙世界不断奔赴与摸索。
    元宇宙的真正入口是?
    当前来看,元宇宙还是个概念性的东西,处于初期发展的阶段。
    之所以说它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因为要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交互还存在很多技术上壁垒。
    百度副总裁马杰马杰认为,当下需要解决最棘手的三个问题,即实时高刷的沉浸式体验画面效果、多人交互的算法支持以及高成本的VR内容生产导致无法形成生态闭环。
    在界内,普遍认为VR/AR是进入元宇宙的切口,以VR技术为基础、脑机接口建立虚拟世界的连接已经初具雏,但VR硬件的普及率或许是元宇宙发展的一个障碍。
    元宇宙其中之一便是强调沉浸式体验,那么沉浸式的体验必然对VR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不过现阶段,用户的体验并不完美,也就要求其进行升级。另一端,从硬件作为基础设施的角度看,它应具备便携易用、计算能力强、使用时间长、便宜等。但是因制作成本高而致定价高,所以在未来如何“物美价廉”,走入平常百姓家又是一个需要决解问题。
    在技术方面,作为元宇宙的底层技术还尚未完善。打造实时高刷的沉浸式的体验,对低延迟的技术要求更高。而对于达成低延迟所需要的技术,上述业内人士解释道:“真正要实现低延迟,在传输方式、数据包的数据容纳量、网络数据交换设备等方面都要有所改变,5G/6G也是在这些方面努力。”可见要达成低延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在短时期内现有的技术也难以得到大的突破。
    另外,在技术上的完善就势必要有更多的投入,如上文中提到Meta计划将在AR/VR的产品开发和元宇宙内容创造人才上投入约250亿元。那么如何实现盈利又是切入元宇宙要考虑的问题。
    如作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今年3月在纽交所上市,在营收不断增长的背后,亏损也在不断地扩大,由2018年的8808万元进一步扩大到2.53亿元。同时Roblox也在季度报告中表示:“我们预计我们的成本和费用在未来期间会增加,因为我们打算继续进行大量投资以发展我们的业务。”以此来看,在前期摸索的过程需要巨大的投入,又在后方道路不明显的情况下,在短期内想要盈利可能难以实现。
    总的来说,在技术以及成本等拦路虎的阻挡下,风口上的元宇宙在未来能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落地,谁又能把技术“练到家”我们还尚未得知。目前这些入局者虽以不同的方式去摸索,不过对谁来说都是道阻且长,即便是准备All in 元宇宙的Meta也是如此。
    但是也并不能说元宇宙是新的割韭菜的一种方式,因为抵达真正的元宇宙需要这样的试错以及摸索过程,这也是一个需要众多企业去不断跨越坎坷并坚持的过程。如霍华德·津恩所说“如果不开始行动,我们就无法知道结果。”没有这些企业的努力探索、不断试错怎知前路如何,又能否到达彼岸。
    就像在几百年以前也难以想象人真的能够去往外太空,也能够一个手机就能联系几千里外;那么在众多企业共同尝试、积极探索中,几年后、十几年、或是几十年后,谁又知晓大厂们不会实现所有,让元宇宙真正落地。  
    文|港股研究社